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8日表示,继续维持当前的宽松货币政策不变。美联储同时表示,美国经济复苏有所改善,但风险犹存。分析指出,尽管美国经济复苏出现加速势头,但多项风险依然存在,美联储在收紧货币政策之前,需要看到经济数据反映出其设定的就业与通胀目标切实得以达成,预计今年下半年美联储才会释放何时收紧货币政策的信号。
多重经济风险犹存
美联储28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零至0.25%之间,并继续维持每月120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规模,符合市场预期。
美联储28日发表声明说,得益于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新冠疫苗接种取得进展,美国经济活动和就业指标走强。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经济部门仍然疲弱,但已有所改善。美国通货膨胀率有所上升,但主要是受暂时性因素影响,整体金融环境仍然宽松。
声明说,美国经济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走势,包括新冠疫苗接种的进展;持续的公共卫生危机将继续给经济活动带来压力,经济前景面临的风险仍然存在。美联储将继续以每月至少800亿美元的速度增持美国国债,并以每月至少400亿美元的速度购买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直至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两大目标取得“进一步的实质性进展”。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近期美国经济复苏快于普遍预期,但复苏仍不均衡,特别是3月份美国失业率仍保持在6%的高位、整体就业岗位与疫情前相比减少了840万个。
鲍威尔表示,当前美国经济距离实现美联储的政策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还不是开始讨论美联储缩减债券购买计划的时候,因为在实现就业和通胀目标方面,“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进一步的实质性进展”。鲍威尔表示,在缩减购债规模之前,需要看到更多数据显示就业市场和经济正持续改善。
下半年或现政策信号
富国银行证券经济学家萨拉·豪斯和迈克尔·普格利泽认为,美联储的政策声明表明,美联储官员需要看到符合其政策目标的经济“结果”,而不仅仅是经济好转的预测,这意味着美联储将继续维持现行政策不变至少几个月的时间。
凯投宏观的分析师保罗·阿什沃思表示,尽管美联储此次对于经济的表述更加乐观,并且承认通胀水平已经上升,但是并没有透露任何将考虑缩减购债规模的信号,更别说是考虑加息了。
分析人士称,多重迹象表明美国经济复苏正在加速,通胀风险上升,美联储可能需要进行政策调整,然而,美联储决策者目前仍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保持相同的货币宽松政策。这其中的原因包括,就业市场尚未实现充分就业。尽管通胀可加速上升,但是美联储对于就业市场更加关注。历史上美联储的多次加息周期的启动都是从就业显著改善开始的。
近期,美国经济复苏步伐的加快以及拜登提出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均令外界担忧美国的通胀风险将加速上升。有报道称,复苏加速下的需求反弹,令木材、铜和半导体等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价格都出现了上涨,宝洁、3M和霍尼韦尔等消费品和工业品企业都宣布涨价,以应对供应链成本的上升。
对于通胀,鲍威尔28日表示,这些趋势不会引起持续的通胀上涨,供应瓶颈问题是由暂时的价格上涨引起的,一段时间之后预计会自行解决。
在新的政策框架下,美联储官员之前多次表示可以容忍通胀率暂时地适度超过2%的水平。
在就业方面,美联储14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美国经济活动温和复苏,但就业增长仍受到劳工短缺限制。报告指出,美国就业市场势头有所回升,薪资增长略有加速。多数辖区劳工数量温和增加,其中制造业、建筑业、休闲和酒店业就业增速较大。整体而言,劳工短缺仍是就业市场持续复苏面临的挑战。
鲍威尔11日表示,他预期今年美联储仍将保持宽松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复苏。他表示,美国经济有望加快增长,但疫情带来的风险仍不容忽视,低收入人群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
一些分析预期,美联储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释放退出宽松政策的信号,缩减量化宽松规模将先于加息行动。
美国银行预计,美联储将在2022年初开始缩减购债规模,并提前6个月即在今年下半年发出信号,并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加息。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27日公布的调查显示,尽管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应削减其对美国经济提供的货币刺激措施,但美联储仍不会在今年内作出利率政策调整。受访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或到2022年1月份才开始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同时,美联储或到2022年12月才会开始第一次加息。
美国股市存在泡沫
除了表示将继续维持宽松货币立场,鲍威尔28日同时承认,股市存在泡沫。他表示,股市的某些情况的确体现出市场泡沫,金融稳定性整体上良莠不齐,但仍然是可控的。
在美联储28日公布利率决议后,纽约三大股市普跌。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分别下滑了0.48%、0.08%和0.28%。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道琼斯、标普和纳斯达克分别累计上涨10.5%、11.37%和9.02%,三大股指均处于历史高位。
有分析认为,新冠疫苗接种推进的利好及美国政府经济刺激政策帮助提振了股市,但展望后市,拜登政府后续经济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有所消退,由于经济刺激计划涉及加税并影响通胀预期,投资者需要警惕其中的风险。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