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下称“利率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将原由存款基准利率一定倍数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为在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上一定基点确定。
利率自律机制是由金融机构组成的市场利率定价自律和协调机制。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向记者表示,这次调整是向贷款定价机制看齐,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市场人士认为,这将有利于压低长端存款利率,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推动实际贷款利率下行,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利率自律机制称,随着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的深入推进,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不断增强。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自主定价的自由度和精准度,促进行业有序竞争,推动存款利率定价市场化。
利率自律机制解释,由于长期存款基准利率较高,执行利率也明显偏高,扭曲了存款的期限结构。特别是个别金融机构利用长期存款利率较高的问题,通过多种不规范的所谓“创新”产品吸收长期存款。其他银行为稳定存款来源,被动抬高存款利率揽储,推升整体负债成本,出现了存款市场由坏银行定价的问题,不利于存款市场有序竞争。
曾刚表示,目前银行一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偏高。这一方面抬高了银行资金成本;另一方面,监管部门鼓励银行发放中长期贷款,但与此对应的存款资金来源成本却较高,不符合当前政策导向。因此,通过定价机制调整,修正存款利率期限结构,可以降低中长期贷款资金成本,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市场人士认为,此次存款定价方式调整,将推动银行资金成本下降,特别是长端利率自律上限下行。
利率自律机制表示,新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实施后,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有升有降”,半年及以内的短端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的自律上限有所上升,一年以上的长端利率自律上限有所下降。同时,各金融机构仍可在自律上限之内,与存款人自主协商确定存款实际执行利率,存款实际执行利率并不一定会有大的变化。
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峰等发布的报告认为,在加点模式下,总体来看,主要是中长期的存款定价上限有所下降,期限越长,下降幅度越大。另外,大行的降幅高于中小银行,政策一定程度考虑了中小银行揽储的压力。
受访人士认为,定价机制调整有利于银行管理资产负债结构,息差将得到一定修复。“总体上看,息差会有一定改善。”曾刚认为,“区分来看,涉农金融机构息差改善将最为明显。因为这类金融机构长期存款占比较高,在其负债结构中,虽然资金来源稳定,但是成本比较高,过去几年这类金融机构息差收窄非常明显,因此,此次调整对这些机构的息差修复将更为明显。”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