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财经正文
  • 4个月大涨64%后 有基金经理撤离“宁组合” “茅指数”可以抄底了吗?

  • 2021-07-27 13:55:50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宁组合”抱团结束了?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近期,大涨之下,部分资金已经在出货换手。

      不少公募和私募的基金经理表示,近期关注和投资开始从“宁组合指数”(8841447.WI,以下简称“宁组合”)转向超跌的“茅指数”(8841415.WI)。

      与此同时,配置型外资7月以来也罕见地流出新能源板块,转而流入消费板块。

      不过,上述资金变动趋向暂时还没形成整体市场趋势。“宁组合”的代表——新能源汽车行业在上上周(2021-7-12至2021-7-16)短暂休整后,上周(2021-7-19至2021-7-23)还在继续上行。

      事实上,最近投资人很忐忑不安,“宁组合”在冲高和回调中,上窜下跳,同时走向分化。

      而近期A股市场波动加剧的背后,正是对于“宁组合”和“茅指数”核心分歧的演绎。

      究竟买炙手可热的“宁组合”,还是超跌的“茅指数”?成了近期投资人纠结的焦点。

      “茅指数”和“宁组合”上演极致核心资产分化

      从概念来看,“茅指数”是指“类茅台”的部分龙头上市公司,“宁组合指数”则包含锂电、新能源车、新能源、医美、CXO、AI、半导体以及先进制造等高成长性产业发展先锋方向的部分龙头公司。

      曾经,“茅指数”抱团股是市场热点,买入“茅族”股并长期持有就能成为“股市稳稳的赢家”。疫情期间,以茅指数为代表的核心资产获得了明显的超额收益,是2020年和2021年春节之前的最强主线之一。

      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18日,整体A股的上涨主要由大盘股带动,期间代表核心资产的茅指数涨幅达102.8%,超额收益达69.4%(相对万得全A),估值提升约70%。

      但今年A股突然变脸,“茅指数”和“宁组合”走出剧烈的“过山车”行情。

      年初至春节前的一个多月(2021-1-1至2021-2-10),“茅指数”大涨20%,“宁组合”大涨28%;

      但在春节后的一个月(2021-2-18至2021-3-18),“茅指数”大跌19%,“宁组合”大跌25%;

      接着是自3月以来的反弹(2021-3-19至2021-7-23),“茅指数”仅涨6%,“宁组合”却暴涨64%。

      值得关注的是,“茅指数”和“宁组合”在7月以来的三周又再度变脸。

      7月以来,“茅指数”下跌了4.5%。

      同期,“宁组合”也由此前抱团暴涨,转向波动式温和上涨,涨幅为4%,并且“宁组合”出现分化,其中新能源指数继续大涨15%。

      券商的研究表明,在逆风时机构投资者也往往坚定持有的高景气行业,如扫地机器人、医美和次高端白酒,在最近两个交易日7月22日、23日累计平均跌幅分别达到-11.3%、-7.6%和-4.9%,远超沪深300的-1%。而同期,新能源指数和半导体指数分别上涨4.8%和3.5%。

      这或许表明,“宁组合”近期也开启了结构性行情。

      两种投资思路

      对于“茅指数”和“宁组合”的分化,基金经理们感受深刻,他们今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投资思路。

      格雷资产总经理张可兴表示,“以宁德时代(300750.SZ)为首的这批成长股,业绩增速特别快,以50%甚至是翻倍以上的速度增长,今年这批个股股价表现特别好。”

      “相对的,茅指数表现非常稳健,中规中矩,没什么超预期的业绩增长,再加上去年茅指数处在一个相对高位,今年只能以时间去消化茅指数的估值,所以茅指数和宁组合分走势分化比较大。”张可兴说。

      张可兴指出,这造成了两种投资逻辑:一是找阶段性高增长的公司或赛道;二是找长期确定性比较高、业绩比较稳健的行业,比如白酒、调味品。

      张可兴认为,两种投资都可以考虑,甚至应该组合在一起。

      一方面茅指数虽然短期股价没有大幅表现,但是在美债收益率没有大幅上行的情况下,在下半年会或年底将可能出现一波很好的估值切换行情。

      另一方面,投资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宁组合”,是在寻找短期业绩超预期、高增速,受到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一些行业、赛道和板块,目前主要是在新能源和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

      但现在“宁组合”究竟是贵了,还是便宜了?张可兴认为,不太好测算,但至少短期的增速有保障,只要没有出现大幅下降的拐点,市场就会一直炒下去。

      而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认为,“今年‘茅指数’和‘宁组合’走势的分化,是整个市场结构化行情的表现。”

      胡泊指出,造成市场结构分化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今年的资金边际收紧,不足以支撑整个市场的全面性上涨;另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在疫情之后的复苏上也呈现出一定结构化的问题,以新能源为代表的赛道,因为行业景气度高,成长性高,又获得政策的扶持,而传统行业则存在明显的消费不足,所以两者表现有所差异。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认为,今年“茅指数”和“宁组合”的分化走势,是由于去年“茅指数”成分股涨幅比较大,估值比较高,客观上存在调整压力;而今年的流动性条件和政策环境对新能源等成长属性突出品种更有利,基于基本面和估值的风险收益的考量和抱团导致的追涨杀跌,上导致今年上半年 “茅指数”和“宁组合”成分股此消彼长的两个主要推动力。

      摸底基金经理投资新动向

      5月以来,市场对“宁组合”上涨形成共识,“宁组合”5月11日至6月底上涨近40%。

      让市场举棋不定的变化出现在7月前三周,“宁组合”整体还在上涨,但仅上涨了4%,开始从极致上涨,转向波动和分化。

      市场开始陷入纠结,“宁组合”行情结束了吗?

      记者的调查和采访显示,当市场资金仍在涌入新能源等“宁组合”投资时,不少公募和私募的基金经理最近已开始转向,从前期加仓“宁组合”,转向加仓超跌的“茅指数”个股。

      同时,配置型外资年内也首次出现持续流出新能源板块,转而流入消费板块。券商的研究显示,7月前三周,配置型外资净流出电新板块约-14亿,而此之前已连续净流入14个月,并转而增配食品饮料(+29亿)、家电(+14亿)和医药(+30亿)等行业。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现在宁组合比较强势,只是短期涨幅太大,有点超涨,所以有一定的短期风险,但长期我坚定看好新能源。而茅指数则持续低迷,基本上到了布局的机会。”

      一位基金经理表示,“从长期来看,一些传统白马股已具有一定的配置价值。我的新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刚好趁白马股大跌建仓。”

      龙赢富泽资产高级研究员宋海跃也表示,“我们已经开始遴选估值合理的白马股进行中长期布局。”

      宋海跃认为,部分白马公司经营情况并未发生明显恶化,由情绪而引发的错杀将带来很好的投资机会。

      而从“宁组合”来看,宋海跃则认为,市场对成长股的情绪已经行至近期高点,相关公司不断出现的扩产计划也表明供需缺口有收紧趋势。“下阶段行情中成长股内部的分化将是大概率事件。”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指出,“未来‘茅指数’和‘宁组合’会出现风格转换的可能。”

      “‘茅指数’和‘宁组合’都具备各自的优势,‘茅指数’为代表的传统消费板块在回调之后,有配置的价值,”胡泊说。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表示,展望后市,“宁组合”成分股今年以来涨幅比较大,基本面改善和政策利好体现较为充分,能否进一步上攻需要观察;而部分基本面保持稳健的“茅指数”成分股调整较为充分,反而具备了一定的反弹潜力。

      事实上,现阶段不少投资人是同时关注“茅指数”和“宁组合”。

      格雷资产总经理张可兴认为,对于“宁组合”和“茅指数”两种不同的投资逻辑,投资人都应该考虑和研究,应结合起来。

      张可兴的理由是,一方面“宁组合”有非常好的前景,有增长潜力,在长周期的赛道里,容易诞生出一些10倍、100倍,甚至1000倍的牛股,虽然看上去估值特别高,但如果忽略这样的赛道,会错失非常大的机会,而这样的行业还在不断变化中,拥抱未来,就要拥抱新经济。

      另一方面,同时,投资人也应该去寻找一些非常确定的成长股,比如像白酒、调味品,它们虽然增速没有那么亮眼,但是可以获得每年15%、20%,甚至是更高的回报,也很不错。

      大连道合投资投研部冯弢表示,展望未来,市场仍然会集中于高景气度估值合理的品种之中,结构性行情仍会不断发展。对于景气度仍然较高且未来仍有超预期可能的板块和公司建议继续持有,应不断关注新的景气度反转和提升的板块和公司,“特别是短期受到利空打压,估值较低,而从长期来看,成长性空间很大的品种”。

      同时,冯弢认为,对于茅指数,未来经过持续调整后,如果估值重新归于合理甚至低估,仍然可以长期关注,特别对一些被错杀的成长性突出的品种。

      但也有部分投资人士认为,无论是“茅指数”,还是“宁组合”,都在走向分化,精选个股更重要。

      润德盈喜私募基金总经理赵立松表示,“茅指数”和“宁组合”是今年投资界的一个共识。

      “但是我个人判断的这种指数不会长久,抱团资金接下来会彻底的进行结构化分歧,而且这种结构化会越来越明显。如果投资以指数来判断个股行情的话,那么全年的投资收益将不会特别明显,现在就很有可能进入到精选个股,或者说是个股分化的一个行情阶段。”赵立松说。

      具体的“茅指数”和“宁组合”分化后的配置中,中信证券建议,从成长制造板块里高位的赛道转向相对低位的赛道,如军工;并可以考虑逐步左侧布局当下估值调整非常充分的消费和医药板块。

    (责任编辑:叶景)

    猜你喜欢:

  • 亚马逊发布2021品牌保护报告,公布打击假货最新进展
  • 《中国影响力衡量与管理(IMM)指南1.0》驭势发布!
  • 开设在线电子琴课 千尺学堂助力中老年人“活到老
  • 向光同行,未来可期,2022向光奖荣耀揭晓
  • 助力老有所乐 千尺学堂荣获“回响中国”腾讯教育
  • 敏捷——开启银行社交化运营的关键钥匙
  • 揭秘如何做好客户体验 让企业增速胜人一筹
  • 主动权益基金去年四季报登场:基金乐观看待后市 股
  • 美的京东强强联合:焕新风空调引领行业新赛道
  • 印象笔记2021象新力大会:打造超越期待的All-in-One
  • 启牛学堂:创新课程助力普通大众聪明投资
  • Velodyne Lidar公布2021年度第三季度财报
  • 追一科技荣获机器之心最佳AI公司TOP 30等三项大奖
  • 杜邦公司投资旗下Liveo™医疗健康解决方案业务在
  • UDE2021爆出新趋势,OLED电视是主机游戏最佳CP
  • 不止是绿色节能,TCL卧室新风空调更以创新技术实现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