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在新一年的产品布局规划中,公募基金将布局特色产品摆在重要位置。为把握北交所带来的投资机会,各家公司正加强对专精特新等创新型公司的研究和价值挖掘,并探索主题产品的开发设计。而对于百亿级别的碳中和赛道,公募也在积极加码投研力度。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有更多特色基金品类进入市场,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
积极布局北交所投资机会
北交所的设立及开市是今年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首批北交所基金热销,公募基金正在积极准备,密集布局投向北交所市场的基金产品。
博时基金表示,公司日前发布公告,旗下基金根据基金合同约定可投资上市交易股票的,在遵守基金合同所规定的投资目标、投资策略、投资范围、资产配置比例、风险收益特征和相关风险控制指标等前提下,可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的投资。此外,博时基金未来将深入研究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趋势,适时布局新的权益基金和ETF产品。
国泰基金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一直密切关注北交所上市企业情况,正在研究相关产品开发。”
实际上,对于北交所的投资机会,公募可谓行业总动员,大中型公募,小型基金公司都积极行动了起来。
“对于我们这个体量的公司而言,尤其要把握经济格局的变化,抓住市场格局的变化,加强对专精特新这些创新型公司的研究和价值挖掘。”德邦基金内部人士介绍,一方面,公司会考虑现有产品将北交所纳入投资范围,另一方面,积极探讨设计针对北交所的专门产品。“我们的核心决策点在于北交所的投资机会是否足够为我们的投资人带来良好收益,绝不会为了追逐热点而投资。”
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征战新领域都取得出色成绩。比如,科创主题基金,根据Wind咨询数据,截至2021年11月26日,首批7只科创主题基金成立以来回报都已翻倍。此外,2020年成立的首批6只新三板精选层基金,业绩虽有一些分化,但多数产品表现不俗。
加码绿色投资
业内普遍认为,“碳中和”是一个值得持续挖掘的投资“富矿”。绿色投资风起云涌,成为公募基金未来投资的重点赛道。
在汇丰晋信基金总经理李选进看来,“‘碳中和’可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次机会,未来会积极考虑通过布局相关的公募基金产品,来帮助投资者把握这一重要机遇。”
李选进介绍,上半年,汇丰投资管理在亚洲市场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以上的受访投资者认为ESG投资至关重要,但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将其纳入投资考虑。其中有近六成的内地受访投资者表示,阻碍其进行ESG投资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满足需求的可持续投资产品。
“从欧美市场来看,ESG投资已经成为一种炙手可热的投资方式。去年全球各大基金公司共发行了700多只ESG相关基金,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球ESG基金规模已超过2万亿美元。在ESG投资方面,公募行业还大有可为。而且我们也看到,这两年,监管层在积极鼓励基金行业对ESG投资的尝试。未来汇丰晋信会考虑参考和借鉴汇丰投资管理在海外市场的成熟经验,结合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探索ESG产品,满足国内投资者日益增长的ESG投资需求。”李选进说。
在宽基类产品层面,招商基金今年发行成立了沪深300ESG ETF,是首批应用中证ESG指数发行产品的公司之一。招商基金认为,公募基金在投资过程中需更多考量ESG尤其是环境因素。“碳中和”概念的提出,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强烈环境诉求,将ESG尤其是环境因素贯穿于投资过程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已经布局了“碳中和”相关基金产品,未来将进一步加码相关投资机会的挖掘和把握。华富基金今年推出了新能源基金,该公司表示长期看好这些投资主题,未来会根据市场情况适时推出相关主题的新产品。
诺德基金也透露,公司将围绕“碳中和”方向,择机布局新能源等相关主题产品。
国泰基金已推出的相关产品覆盖“碳中和”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此外,国泰基金还在进一步加码绿色投资,上报了国泰MSCI中国A股ESG通用ETF等产品。
德邦基金表示,公司现有的权益产品已有主攻“碳中和”方向的基金,同时还在讨论布局相关领域的主题型产品。
就ESG主题基金而言,博时基金在行业内率先关注并开发了ESG主题产品,博时基金表示,“碳中和”、碳金融乃至ESG所涉及的产业链上下游十分宽泛,公司将持续做好研究储备,提前布局可能的投资新热点,为投资者提供精准及时的投资工具,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在产品布局和发行过程中,基金公司对政策性支持等也有所期待。博时基金希望能有进一步引导行业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政策。
诺德基金表示,近两年,公募基金行业高速发展,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认可度逐步提升。随着持有期、定期开放等类型产品的增加,投资者的体验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在未来的产品布局和发行过程中,应进一步注重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及持有体验,尽力解决“产品赚钱而投资者不赚钱”问题,让更多投资者能够分享经济增长及企业成长的红利。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