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财经正文
  • 保险营销不可竭泽而渔

  • 2023-03-10 15:27:00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随着各上市险企1月份保费数据相继出炉,今年保险业“开门红”营销进入尾声。数据显示,多家险企今年首月保费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显然,“开门红”营销未能扭转人身险保费增长的疲势。

      长期以来,“开门红”都是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冲刺保费的重要时期。但从近几年开门不红的成绩单看,“开门红”业绩占全年业绩的比重越来越低。曾经依靠“开门红”便能达成半年保费收入任务的热闹景象几乎成了行业的遥远记忆。

      “开门红”为何风光不再?一方面,疫情影响造成的业务停顿打断了原有的营销节奏,甚至一些投保人因遭遇财务困境,为缓解资金压力而选择退保。另一方面,保险代理人规模大幅收缩,近3年来,全行业由此前的900余万人锐减至500余万人,使得销售目标的达成愈加困难。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近几年寿险公司的产品开发遭遇瓶颈,难以有效满足保险消费者的需求。

      不仅如此,由于“开门红”过度强调短期经营目标,往往出现为冲业绩而不惜牺牲市场秩序和行业形象的行为,滋生出误导消费、虚列费用等行业乱象。这样掠夺式开发不仅不符合寿险公司经营规律,更不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银保监会于去年年底制定《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规则》,首次提出要求保险公司披露分红实现率指标,并要求明示交费方式、退保损失等产品关键内容,以便消费者更全面、清楚地了解保险产品的功能和作用;同时,取消高、中、低三档演示利率表述,调低演示利率水平,合理引导保险消费者预期,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实际上,对于这种竭泽而渔式的营销模式,保险行业也进行过反思。过去几年,在监管趋严和保险回归保障本源的环境下,已有不少保险公司有意淡化“开门红”,并尝试通过销售渠道转型谋求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但在去年业绩承压的局势下,“开门红”又成了一些保险公司的救急方式。而另外一些保险公司出于无奈的零和博弈——除非所有机构都放弃这一模式,否则不打“开门红”就等于将份额和客户让给竞争对手,也加入了“开门红”的行列。

      事实上,相比用“开门红”的短视增长法,保险公司更应该把功夫下在平时,抓住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风险管理需求,从供给端产品研发发力掌握真正的市场主动权,而不是从销售端仅靠增员力度与营销套路去过度消费客户资源。毕竟,在人口老龄化、银行理财净值化及市场低利率的背景下,保险作为长周期配置的金融产品,有其自己的市场机遇和潜力。因此,寿险业有待摆脱“短平快”的浮躁思维,只有专注于体现核心竞争力的长期产品,才能抓住保险市场机遇,在竞争中胜出。(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杨然)

    (责任编辑:孟茜云)

    猜你喜欢:

  • 亚马逊发布2021品牌保护报告,公布打击假货最新进展
  • 《中国影响力衡量与管理(IMM)指南1.0》驭势发布!
  • 开设在线电子琴课 千尺学堂助力中老年人“活到老
  • 向光同行,未来可期,2022向光奖荣耀揭晓
  • 助力老有所乐 千尺学堂荣获“回响中国”腾讯教育
  • 敏捷——开启银行社交化运营的关键钥匙
  • 揭秘如何做好客户体验 让企业增速胜人一筹
  • 主动权益基金去年四季报登场:基金乐观看待后市 股
  • 美的京东强强联合:焕新风空调引领行业新赛道
  • 印象笔记2021象新力大会:打造超越期待的All-in-One
  • 启牛学堂:创新课程助力普通大众聪明投资
  • Velodyne Lidar公布2021年度第三季度财报
  • 追一科技荣获机器之心最佳AI公司TOP 30等三项大奖
  • 杜邦公司投资旗下Liveo™医疗健康解决方案业务在
  • UDE2021爆出新趋势,OLED电视是主机游戏最佳CP
  • 不止是绿色节能,TCL卧室新风空调更以创新技术实现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3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