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财经正文
  • 消费、医药、AI的三国演义

  • 2023-04-20 10:07:27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来源:富国基金

      01

      四大主线逻辑,谁主沉浮?

      2022年11月以来,市场的修复主要围绕四条主线轮动:一是稳增长主线;二是疫后复苏;三是AI与数字经济;四是中特估。从背后的逻辑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方向。一是经济复苏预期下的修复行情,随着经济预期摇摆;二是主题兴起,产业趋势变化与改革提振信心。

    图片

      02

      修复行情:4月决断,投资见真章

      综合1-3月金融、通胀、经济和企业盈利数据,指向疫情过峰后经济广泛恢复,但冷热不均,基建、产业升级链条恢复确定性较强,居民大宗消费、汽车消费恢复程度则相对较弱,经济复苏高度依然有限。当然,近期超预期的社融与出口数据,使得经济复苏预期复燃,并一定程度助涨了题材投资此前累计的下行风险释放。

    图片

      03

      复苏趋势下,消费医药的配置性价比凸出

      较强的主题效应形成了资金的虹吸,也造成了近期消费估值的进一步调整。随着估值逐渐回归中枢,复苏趋势下消费依然可以赚长期业绩增长的钱。而医药或将在2023年迎来“戴维斯双击”。

    图片

      04

      地产产业链,难以证伪也难以证实

      3月30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稳定恢复,预计会在“低基数”效应下实现同比正增长,但远低于2019年、2020年同期水平。此外,房企购置土地信心依然较差,后续的持续性有待观察。这也是当前市场资金,不愿意“下注”地产地产修复的原因。奋战全年经济,仍然亟待政策“加把柴火”。

    图片

      05

      主题兴起: 以史为鉴,有效需求不足是核心背景

      回顾历史,1998年至2000年以及2013年至2015年的宏观与产业形势与今年较为相似,国内均处于有效需求不足的阶段,且均存在时代的产业趋势(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在此阶段主题兴起的原因有三:一是流动性宽裕,容易拔估值;二是经济转型期,新兴产业趋势和改革预期提振;三是低通胀环境,景气行业稀缺。

    图片

      06

      短期交易拥挤度高,但趋势仍在AI上

      参考历史经验,广义拥挤度处于抬升趋势时,短期的情绪过热更多通过震荡、扩散来消化,往往不会造成行情的终结或系统性调整。从产业趋势角度,当前我们又走在新一轮产业趋势的拐点上,AI则是引爆这一轮创新的思维革命。

    图片

      07

      产业主题加持下的中特估值,或取得更高的超额收益

      2013年以来共进行了三轮国企改革,分别为2013年至2016年、2016年至2019年和2020年至2022年,通过三轮国企改革,央国企初步实现了顶层结构构建、去杠杆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及核心竞争力提升。但从超额收益的角度,2013年至2016年国企改革搭载了强产业主题,超额更显著。

    图片

      08

      杠铃策略,有时候比单一选择会更好

      杠铃策略只选取资产两端进行投资的特性,即投资只应该关注投资品的两端,可以较好地平衡收益与风险,尤其对各种极端市场环境有极好的适应能力,因此也可以用在基金投资上。

    图片

    (责任编辑:叶景)

    猜你喜欢:

  • 亚马逊发布2021品牌保护报告,公布打击假货最新进展
  • 《中国影响力衡量与管理(IMM)指南1.0》驭势发布!
  • 开设在线电子琴课 千尺学堂助力中老年人“活到老
  • 向光同行,未来可期,2022向光奖荣耀揭晓
  • 助力老有所乐 千尺学堂荣获“回响中国”腾讯教育
  • 敏捷——开启银行社交化运营的关键钥匙
  • 揭秘如何做好客户体验 让企业增速胜人一筹
  • 主动权益基金去年四季报登场:基金乐观看待后市 股
  • 美的京东强强联合:焕新风空调引领行业新赛道
  • 印象笔记2021象新力大会:打造超越期待的All-in-One
  • 启牛学堂:创新课程助力普通大众聪明投资
  • Velodyne Lidar公布2021年度第三季度财报
  • 追一科技荣获机器之心最佳AI公司TOP 30等三项大奖
  • 杜邦公司投资旗下Liveo™医疗健康解决方案业务在
  • UDE2021爆出新趋势,OLED电视是主机游戏最佳CP
  • 不止是绿色节能,TCL卧室新风空调更以创新技术实现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3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