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财经正文
  • 多方火速行动 提升支付包容性便利度

  • 2024-03-22 09:55:10作者: 彭扬 王舒嫄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一走进北京胡同里的文化艺术工作坊“乾坤空间”,中国证券报记者就注意到了提示海外游客可选用支付宝付款的英文提示牌。提示牌上,不仅附有下载支付宝的二维码,还有注册和支付教程。“平时来我们店消费的外国客人不少。店里的POS机支持海外信用卡刷卡支付,前一段时间又增加了支付宝,给外国客人提供了更多的支付选择。”“乾坤空间”负责人王京对记者说。

      在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后,有关方面加快优化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业内专家表示,优化支付服务和提升支付便利性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便利经营主体日常交易,也有助于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

      多举措改善服务

      3月19日,北京前门大街人头攒动。刚刚抵达中国的安德鲁(音译)正在与正阳桥牌楼自拍合影,手上还提着几袋刚买的北京小吃。

      当记者问到外国游客支付是否便捷的问题,安德鲁说:“我提前做了功课,知道在中国大家都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所以在来中国前就已经下载注册并绑定好了信用卡。在机场我还看到了一个支付服务中心的柜台,专门帮助外国旅客解决在中国的支付问题,非常贴心,给了我们很大帮助,目前所有的付款都很‘丝滑’!”

      “有了提示牌,外国客人也能很快上手,享受移动支付的便利。”王京告诉记者,最近尝试用支付宝付款的外国客人的确多了。

      记者注意到,近期,人民银行发布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介绍各类支付服务的获取方式和使用流程。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汇编了《外国商务人士在华工作生活指引》(2024年版),涵盖办理住宿、银行卡、开通移动支付等事项,供外籍来华人员参考使用。

      有关机构也纷纷行动起来,采取多种优化措施。比如,中国银联启动优化支付服务“锦绣行动2024”,投入30亿元资金,开展重点城市、重点场景的受理终端改造、标识布放、宣传推广等。

      当前,银行卡仍是国际通用的支付方式,推进卡基市场建设也是对接国际、弥合国内外支付习惯差异的重要抓手。记者了解到,目前,交通银行100%的ATM具备受理外卡取现能力,已开通外卡受理功能的商户均支持维萨、万事达、美国运通、JCB、大来等五大卡组织外币卡受理;建设银行已经与银联共同推出龙卡旅行通卡产品,并支持绑定移动支付,满足境外客户日常支付需求。

      加快打造体系环境

      提升境外来华人士支付便利性难以“毕其功于一役”,业内专家表示,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加快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支付体系和支付环境。

      交通银行行长刘珺介绍,该行已于3月初制定印发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了短期、中期等阶段性工作目标。其中,中期目标包括加快推动新增重点商户100%开办外卡收单业务;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存量重点商户数币收单受理率达到75%以上,新增重点商户100%具备数币受理能力等。

      “中国银联将持续加强与手机厂商,支付宝、微信等头部支付机构,维萨、万事达等国际卡组织以及境外钱包方合作,共同打造互联互通、各种支付方式兼容发展的受理环境,提升境内外用户的支付体验。”中国银联党委书记董俊峰说。

      维萨、万事网联公司也表示,正在研究加快推进外卡受理环境建设、对商户受理境外银行卡进行营销推广和费用优惠等可行方案。

    (责任编辑:张紫祎)

    猜你喜欢:

  • 亚马逊发布2021品牌保护报告,公布打击假货最新进展
  • 《中国影响力衡量与管理(IMM)指南1.0》驭势发布!
  • 开设在线电子琴课 千尺学堂助力中老年人“活到老
  • 向光同行,未来可期,2022向光奖荣耀揭晓
  • 助力老有所乐 千尺学堂荣获“回响中国”腾讯教育
  • 敏捷——开启银行社交化运营的关键钥匙
  • 揭秘如何做好客户体验 让企业增速胜人一筹
  • 主动权益基金去年四季报登场:基金乐观看待后市 股
  • 美的京东强强联合:焕新风空调引领行业新赛道
  • 印象笔记2021象新力大会:打造超越期待的All-in-One
  • 启牛学堂:创新课程助力普通大众聪明投资
  • Velodyne Lidar公布2021年度第三季度财报
  • 追一科技荣获机器之心最佳AI公司TOP 30等三项大奖
  • 杜邦公司投资旗下Liveo™医疗健康解决方案业务在
  • UDE2021爆出新趋势,OLED电视是主机游戏最佳CP
  • 不止是绿色节能,TCL卧室新风空调更以创新技术实现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3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