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财经正文
  • 商业银行年内发行“二永债”规模已达4070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55.8%

  • 2024-04-19 14:21:01 发布于:北京市  作者: 彭妍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近日,农业银行、渤海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陆续发布公告称,已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规模不等的二级资本债或永续债。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商业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有助于提升资本充足率。

      国有大行是发债主力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方式。近年来,在内源性资本补充不足的局面下,商业银行积极拓展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而作为重要的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备受青睐。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8日,今年以来已有9家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二永债”(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的合称)4070亿元,同比增长55.8%。其中,二级资本债3140亿元,占比高达77.1%;永续债930亿元,占比达22.9%。

      同时,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国有大行发债积极性较高,年内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三家国有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规模已达2800亿元。

      谈及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田利辉认为,一是更强的资本补充需求,适应资产规模的增长和潜在的风险暴露;二是监管政策的引导,鼓励银行通过市场化手段补充资本;三是市场利率环境的变化带来当前发行成本相对合理,吸引银行发债。

      受访业内人士表示,在监管约束和补充资本的诉求下,今年商业银行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的发行规模将进一步增加。

      资本补充压力不减

      今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整体依旧面临下行压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06%、12.12%、10.54%,较2022年末分别下降0.11个百分点、0.18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从上市银行披露的2023年年报中也可以看出,多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同比出现下滑。

      田利辉表示,目前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跌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资产质量下降导致的风险加权资产增加;二是息差缩小带来净利润增速放缓影响内源性资本的补充;三是持续增大信贷投放,需要更多的资本。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国有大行来看,虽然当前资本充足率较高,但随着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要求落地,仍需要加大TLAC补充力度。2025年初,四大行TLAC充足率需要达到16%。以2023年末数据计算,四大行仍面临一定缺口,发行二级资本债或永续债是提升TLAC监管指标的重要策略之一。

      针对不同类型的银行如何进一步拓宽资本补充渠道,田利辉认为,今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面临下行压力,不同类型的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方式包括:通过利润留存进行内源性资本补充;发行二级资本债、优先股、永续债等外源性资本工具;以及通过资产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增强资本实力。对于大型银行,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资本市场发行长期资本工具来补充资本;而对于中小型银行,可能更多依赖于重组并购、引进战投、利润留存来补充资本金。

    (责任编辑:易薇)

    猜你喜欢:

  • 工作产生纠纷 上网“宣泄”可行吗?
  • 买卖微信账号“来钱快”?法院认定构成帮信罪
  • 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红力涉嫌受贿被提起公诉
  • 8月29日国内原油期货跌2.13%
  • 8月29日国内黄金期货跌0.14%
  • 已达去年全年八成!上半年超4500亿资金涌入沪市ETF
  • 上半年超500万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
  • 天津金融监管局、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有关处
  • 全面升级品牌保护机制,抖音电商获中国商标品牌建设
  • SAS 2025医疗与生命科学领域预测:摒弃AI炒作,重视应
  • 工作产生纠纷 上网“宣泄”可行吗?
  • 买卖微信账号“来钱快”?法院认定构成帮信罪
  • 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红力涉嫌受贿被提起公诉
  • 8月29日国内原油期货跌2.13%
  • 8月29日国内黄金期货跌0.14%
  • 已达去年全年八成!上半年超4500亿资金涌入沪市ETF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