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从业人员购买公司旗下基金,旨在成功召开持有人大会“保盘”;新基金发行低迷,公司从业人员自掏腰包为基金成立“护航”……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调研中发现,在基金公司从业人员的内购中,除了可以看出他们的投资偏好,还隐藏着不一般的花样门道。
自掏腰包保成立
“这个月的业绩太惨淡了……”一位中小基金公司从业人员感叹说。近日市场持续震荡,许多公募基金公司的销售有所承压,新基金发行更是面临较大压力。此情形下,部分基金公司开始出现公司从业人员自掏腰包,以保证基金成立的情况。
Wind数据显示,2023年内新成立的基金中,有十余只基金2023年末的公司从业人员所持份额比例超过10%。其中,多只基金的相应份额为基金首发阶段认购进场,且不乏基金属于刚刚“踩线”成立。在部分基金的保成立案例中,公司从业人员自掏腰包贡献了相当部分比例。
例如,成立于2023年8月的某只一年持有期产品,该基金在近3个月募集期限内合计募资约2.17亿元,刚好在基金成立的2亿元规模要求线之上。在这一基金的首发中,公司从业人员认购份额占比超过五分之一,达到约4916.59万份。其中,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基金投资和研究部门负责人认购超100万份,基金经理认购10万份至50万份(含)。
业内人士认为,从涉及的相关基金情况来看,多为持有期产品。近两年持有期产品表现不尽如人意,使得这类产品的营销变得尤为困难,不仅个人投资者退避三舍,很多机构投资者也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因此,此类产品的发行往往会面临较大困难。但是,“好做不好发”时,通常会是较好的布局时点,这也会促使部分想要布局的基金公司情愿自掏腰包也要保障产品成立。当然,自掏腰包也不排除是因为基金到了申报后的发行截止期,不得不发的无奈之举。不过,也有人士认为,基金发行也要量力而行,不能一味将基金保成立任务转嫁到公司从业人员身上。
从基金运作情况来看,上述基金建仓相对谨慎,且成立以来的基金净值表现相对较好。
以上述一年持有期产品为例,截至2023年末,距离基金成立已有近5个月时间,该基金股票仓位仅有37.31%,尚未达到基金合同规定的60%最低要求。鉴于新基金通常在成立后6个月内完成建仓,由此推断,该基金或在2024年1月进行了大幅建仓。或许正因为这样的操作节奏,该基金较好回避了A股市场2023年8月至12月的调整行情,又踩中了2024年1月相对低点的布局机会,基金净值表现较好。截至今年4月16日,该基金是基金经理在管产品中任职回报表现最好的一只。
“公司高管的钱都在里面,谁敢亏太多?这自然会倒逼产品运作更加审慎……”一位基金行业人士调侃说,这恰恰也是部分市场投资者较为关注公司从业人员跟投情况的重要原因所在。但是,这也并不代表投资者跟投就一定会赚钱,毕竟也有不少此类基金出现亏损。数据显示,2023年末公司从业人员持有份额比例超20%的基金在今年以来的表现参差不齐,有基金的净值回撤甚至超过10%。
巧用员工份额“保盘”
在采访调研中,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公司从业人员内购基金的花样门道中,有一种颇为巧妙的现象,那就是通过公司从业人员自购,来保证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顺利召开,进而确保基金不被清盘。
据悉,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历来是令不少基金公司头疼的事情。一般而言,召开持有人大会,需要有至少二分之一份额的持有人参会才能奏效,部分重大事项还需要至少三分之二份额的持有人参会表决。“很难找齐足够的人来参加大会”“而且流程所需时间也很长”……一系列吐槽透露出基金公司对于召开持有人大会时的无奈。
在此情形下,通过自购来达到持有人大会的要求,似乎就显得简单了许多。例如,一只成立超3年时间的定开产品,在2023年二季度遭遇巨额赎回,基金规模从2023年一季度末的超4亿元骤减至2023年年中的约11万元,跌破基金清盘线。根据基金合同规定,若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监会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如持续运作、转换运作方式、与其他基金合并或者终止基金合同等,并在6个月内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
也就是说,基金规模骤减至仅剩11万元,除非有近5000万元新资金进入,使该基金规模站上5000万元。否则,无论是要继续运作,还是走向清盘,召开持有人大会都将成为该基金不得不面临的事情。
随后,该基金“恰好”出现了明显的公司从业人员增持现象。Wind数据显示,该基金2023年年末的公司从业人员持有份额比例达到82.81%。这使得该基金得以满足持有人大会规定的“出具书面意见的基金份额持有人所持有的基金份额不小于在权益登记日基金总份额的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则本次通讯开会方式视为有效”的要求,并使基金持续运作议案生效。
结合2023年第四季度内该基金无任何申赎变化,这部分公司从业人员增持份额应发生在2023年第三季度内。巧合的是,在公司从业人员完成增持后,该基金继续运作的持有人大会于2023年四季度召开。由此推断,期间的公司从业人员增持很有可能就是为了能召开持有人大会,避免基金被清盘而做出的决策。从相关公告数据来看,公司高管、基金投研部门负责人、基金经理的增持或在公司从业人员增持份额中占据较大比例。
除此之外,不少面临清盘风险的迷你基金中,都出现了公司从业人员较大比例增持的现象。不过,对于“保盘”效果而言,似乎相对有限。至于类似动作是否合规,多位基金人士未给出明确判断。
内购“1份”实为内测
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全市场上万只公募基金中,超八成都有公司从业人员购买的份额。但令人诧异的是,其中不乏公司从业人员购买份额仅为1份的产品,共有40余只产品获公司从业人员购买份额不足100份。日前,也有基金因公司从业人员购买份额较少等现象而受到市场关注。有观点认为,此举显示公司从业人员也不看好旗下基金的表现。
如果真的不看好,那完全可以不购买,购买1份,损失或收益微乎其微,其中的意义又是什么?是因为基金公司有公司从业人员必须购买旗下基金的硬性要求吗?
围绕上述疑问,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调研多家基金公司后了解到,类似于“1份”等微小份额的认购,通常是基金公司在基金发售阶段进行内测的结果。基金发售时,为确保基金能够正常申购,公司从业人员可能会小额买一些,测试系统是否正常。对于公司从业人员买基金事宜,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并没有公司从业人员必须购买旗下基金的强制要求,主要是自愿行为。
“整个公司才多少人,而且不是每个人都那么有财力,普通员工的购买对于提升基金规模和完成销售任务指标而言,作用其实有限。”部分基金人士表示。其中,一位中小规模基金公司的销售人士表示,其销售规模考核要求都是千万元起步,单靠公司从业人员购买,其实很难完成考核。还有基金人士解释,相关公告中体现出来的公司从业人员持有份额,其实是包括公司高管、基金投研部门负责人、基金经理等人的持有份额在内,他们的持有份额往往在其中“占大头”。
谈及公司从业人员购买基金的主要逻辑,有基金人士表示,更多可能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能说公司从业人员可能对基金和基金经理相对更了解一些,其它方面可能跟普通投资者差不多”。也有基金人士表示,产品营销节奏可能会是促进公司从业人员购买的一大动力。“基金新发是大事,公司上下都会动起来,这种东西就好比自己的小孩一样,忙活了好久,总是会想买一点的。如果真的非常看好,那肯定还是愿意多买点。”该人士说,营销节奏其实反映了公司对市场行情的一个输出态度。一只员工持有份额比例较高基金的所在公司人员也表示:“公司当时重点推这个产品,所以大家买得比较多。”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从业人员尤其是公司高管的增减持动向,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内部人员的投资偏好,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增减持背后可能也存在不一般的花样门道,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不应对这一指标过于敏感。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