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金融租赁作为服务实体经济最重要的金融工具之一,既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舞台,又重任在身时刻面临来自各方的挑战。
作为行业首批、成功实现混改、在A股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上市的金融租赁公司,江苏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苏金租”)不仅参与和见证了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更用实际行动示范了中国金融租赁如何深刻把握当下中国产业特色,真正发挥金融租赁业务优势,创新赋能实体经济行稳致远。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产业格局的不断变化、金融租赁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中国金融租赁行业亟待回答“如何回归本源”。江苏金租作为“模范生”是如何做的,能够提供那些有益经验?《中国网财经》邀请到江苏金租董事长熊先根,请他做深入的解读。
嘉宾介绍:熊先根,南京大学博士,江苏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12年起,任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专委会副主任。2017年,作为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唯一代表,受邀参加第五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中国网财经》:您好,熊董事长。我们了解到您在金租行业已深耕20多年,可否给我们介绍下金租行业?也请您简要介绍下当前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
熊先根:您好!很高兴能与《中国网财经》的读者们分享金租行业的一些情况。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起步于80年代初。当时,荣毅仁先生出访美国和日本,提出利用融资租赁引进外资和进口设备。1981年4月,在荣毅仁先生推动下,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北京机电设备公司和日本东方租赁公司合资,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租赁公司——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1981年7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国家物资局设立了中国租赁有限公司,并于1986年经人民银行批准成为我国第一家金融租赁公司。中国租赁有限公司的江苏代理部就是江苏金租的前身。随后,浙江、外贸、江苏、深圳等16家金租公司陆续成立,后来延续至今的只有江苏金租在内的4家。
过去四十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萌芽起步、整顿重组、高速发展和加快转型。在每个阶段,江苏金租都顺应时代的步伐,与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同成长共进步。
当前,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政策、法律法规不断完善。2024年1月5日国家金监总局发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此次修订是继2014年之后时隔十年再次大幅修订金融租赁公司的基础性监管规则。江苏金租将一如既往的沿着监管的方向,积极探索与自身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发展路径。
《中国网财经》:熊董事长,我们了解到您把江苏金租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带到主板上市。请您介绍下江苏金租近年的发展。我们同时也了解到,租赁是个高度竞争的行业。那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江苏金租是如何持续打造自身的竞争力的。
熊先根:2002年江苏金租成功重组,我担任公司的负责人,从此带领公司积极探索专业化、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重组之初,我们就意识到作为一个“老国企”,必须激发公司的活力、构建公司的竞争力,才能在金融租赁这样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行业中活下去、活的好。
江苏金租首先从三项制度改革出发,从劳动、人事和分配三个方面“唤醒”公司内生动力;2009年-2014年,江苏金租成功实施混改,商业银行、外资股东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经验和丰富的资源,大大加速了公司发展的步伐;2018年,江苏金租实现上市,成为A股第一家上市的金融租赁公司;2020年,江苏金租成为江苏省第一家实施股权激励的省属上市公司,再次激发了核心团队干事业的动能。
到今天,在公司治理上,江苏金租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了国有资本、金融资本、境外资本、社会资本和员工持股的多元化股权结构,通过分权、制衡,有效的推动了公司的高水平治理。公司被国务院国资委评选为公司治理示范企业,是江苏省仅有的两家企业之一。在业务探索上,江苏金租从80年代服务江苏乡镇企业起步,到2002年以后明确了设备融资、零售融资战略方向,通过对差异化定位、专业化深耕,逐渐成长为一家极具特色的金融租赁公司,目前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十万量级客户、百万量级设备、千亿资产规模的企业。在信息科技上,江苏金租从2005年开始探索运用信息科技赋能业务发展,制定了“支撑、融合、引领”三步走科技战略,自主研发了厂商租赁、零售租赁、汽车租赁、“乐租”系列App等近百个软件系统。
持续的改革、不断的创新、不懈追求的专业化能力,这些共同构成了江苏金租的竞争力。
《中国网财经》:去年以来,金融租赁行业监管政策频出。您如何看待近年来监管部门对金融租赁行业的引导和监管作用?这些政策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熊先根: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是伴随着监管的不断完善而向前迈进的。江苏金租始终沿着监管的方向积极探索符合自身资源禀赋的发展路径。
2024年1月5日,国家金监总局发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此次修订是继2014年之后时隔十年再次大幅修订金融租赁公司的基础性监管规则。
征求意见稿旨在推动行业回归租赁业务本源,围绕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功能定位探索开展特色化经营,为实体经济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同时严格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合理控制业务增速和杠杆水平,强化对金融租赁公司的风险监管。
新规之下,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基于对国际金融租赁行业的观察和自身的实践,江苏金租深切感受到,金融租赁必须回归本源,立足于设备融资,才能真正服务实体经济,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行业位置。
近年来,江苏金租响应监管政策号召,加快向实体经济和零售转型,积极服务清洁能源、交通运输、高端装备、农业农村、普惠小微等市场。同时,始终绷紧风控这根弦,将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合规作为生命线,积极探索符合小微租赁特征的风险和内控管理体系。
《中国网财经》: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宏观经济波动,以及监管趋严等多重挑战,江苏金租如何应对才能保持稳健发展?同时,您认为金融租赁行业还存在哪些发展机遇?
熊先根:不论宏观经济如何变化、行业竞争如何激烈、监管形势如何趋严,江苏金租唯有坚持“回归本源”,充分发挥融资租赁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真正服务实体,才能保持稳健发展。
首先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设备是实体经济运行的重要载体,租赁公司要扎根到实体经济各行各业,研究产业运行规律和特点,寻找其中适合的设备作为租赁服务的对象。其次要深入钻研设备流通场景。设备的生命周期很长,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存储、运输、交付、使用、升级更新到回收翻新等等,都有租赁服务的机遇。最后是打通和建设设备服务生态圈。欧洲的租赁公司已经提出租赁的“服务化”,当代客户的需求既不是资金也不是设备,而是“服务”。租赁公司牵头,以设备为中心,与其他专业第三方合作,为客户提供设备的使用价值。
当前,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是租赁行业转型加速。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金融监管部门督促租赁行业加快向“设备租赁”转型,类信贷业务将加速消亡,传统市场空间进一步收窄。随着行业竞争加剧,租息率持续下行,金融高利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二是金融风险承压加剧。我国经济处于后疫情时代增速换挡、结构调整的新时期。部分传统产业的企业利润下滑,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增加;房企存在一定债务风险,延伸至周边建筑、物流企业。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30·60”绿色发展、“中国制造2025”、科技强国、“一带一路”沿线建设等重大战略,都蕴含大量的设备投资潜力,将为金融租赁带来新发展机遇。四是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启动,国资国企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公司治理创新、经营机制创新和布局结构创新。
回归本源、发挥优势、锻造特色、把握机遇。江苏金租有信心争创国际一流设备租赁服务商。
《中国网财经》:我们了解到,近年来江苏金租在通过科技手段,持续打造自身的竞争力,可否请您介绍下当下江苏金租在科技方面的运用。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您认为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行业前沿科技将如何推动金融租赁行业的创新和升级?
熊先根: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正加速迈入数字经济的新纪元。
作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租赁行业尽管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凭借其独特的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业务优势,天然具有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资源禀赋。
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中,金融租赁公司正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深化数据治理,以提升市场营销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合规管理水平。
江苏金租在信息科技的发展上可以总结为:支撑、融合、引领“三步走”。
2022年,江苏金租在新一轮五年战略规划中(2022-2026年),提出“零售+科技”双领先战略。即以科技为引领,向“国际领先的设备租赁服务商”目标迈进。具体内容包括:
一是服务线上化:打造线上金融服务新生态,通过“苏乐租”、“微乐租”等系列产品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的线上金融服务体验。打造“掌乐租”员工便携式办公平台,不断用业务激发金融科技创新活力。
二是决策智能化:整合内外部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利用数据资产优化经营成本,提升决策效率,完善智能风险决策系统,增强客户风险识别防控能力。
三是系统敏捷化:深度覆盖业务场景,快速响应需求,实现全场景、敏捷化、定制化金融信息系统。构建智慧、开放、共享的金融科技敏捷体系,快速响应前端业务需求。
四是系统安全可控化:自主创新关键共性技术,建设开源平台和信息安全体系,探索新兴技术在融资租赁行业的应用,加强科技风险防御,建设全流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可以说,数字化转型、大数据和分析、云计算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以及区块链技术等行业前沿科技,正深刻改变着金融租赁行业的生态。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会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并且拓宽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盈利模式。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金融租赁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作者:鹿凯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