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财经正文
  • 发挥直接融资支撑作用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 2024-05-30 09:05:43 发布于:北京市  作者: 欧阳剑环 彭扬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多位专家5月27日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过去80年与未来展望”国际会议暨2024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建设金融强国要看重质量和功能,从数量驱动到质量引领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同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直接融资可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应进一步推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提升资本市场活力。

      构建和完善

      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对于如何理解金融强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主任丁志杰表示,从国内维度看,金融强国体现在资源配置功能完善、为实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国际维度,金融强国体现为在国际金融领域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表示,金融强国要摆脱过去数量驱动的路径,除了体量外,还要看质量和功能。从数量驱动到质量引领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摆正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注重脱虚向实。“如果没有服务好实体经济,金融终究强不起来。”

      屠光绍还提到,金融强国的“强”应为全球维度,代表了在全球的影响力,在这方面我国金融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目前我国金融系统国际业务量还较小,国际资本参与境内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的比例还很低。

      谈及建设金融强国的任务,丁志杰表示,要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提升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便利度;有序推动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参与多边开发机构治理,深化双边务实金融合作,积极参与涉及金融业的国际贸易规则研究制定;稳步推进外汇领域改革开放,重视宏观层面的稳定和安全,逐步减少微观层面的行政审批,推动由“管得住”向“管得好”转变;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渐进式资本项目开放道路,不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持续深化跨境贸易外汇便利化改革。

      进一步推动

      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多位专家认为,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金融可以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直接融资与科创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的需求最为匹配,特别是资本市场和股权投资基金。”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张晓慧认为,资本市场具有要素集成、筛选发现、企业培育、风险分散和资金放入等多个方面的功能,是为不同类型的科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分散科创企业投资风险的有效手段。

      为加强资本市场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张晓慧建议,进一步推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提升资本市场活力。完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降低科创企业的成本和风险,鼓励资本市场制度创新,活跃资本市场,对不同投资机构进行明确的法律界定,规范投资行为。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发挥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的法律约束、资格审查、信息披露等功能,可有效促进资本市场公平交易;发挥风险投资评估、咨询、担保和评级等中介机构的作用,有助于降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市场风险,提高融资效率,提升资本市场活力。

      就股权投资而言,国家发改委法规司原司长李亢表示,“十四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为私募股权投资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私募股权投资面临多重变局,需调整策略,发掘科创企业,预判热点变化,并加强直投项目的布局和推进。同时,健全多元化退出机制。股权投资机构应提升并购退出经验。同时,建议完善股权退出的体制机制,明确政策支持和市场交易系统建设。”李亢说。

    (责任编辑:王擎宇)

    猜你喜欢:

  • 工作产生纠纷 上网“宣泄”可行吗?
  • 买卖微信账号“来钱快”?法院认定构成帮信罪
  • 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红力涉嫌受贿被提起公诉
  • 8月29日国内原油期货跌2.13%
  • 8月29日国内黄金期货跌0.14%
  • 已达去年全年八成!上半年超4500亿资金涌入沪市ETF
  • 上半年超500万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
  • 天津金融监管局、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有关处
  • 全面升级品牌保护机制,抖音电商获中国商标品牌建设
  • SAS 2025医疗与生命科学领域预测:摒弃AI炒作,重视应
  • 工作产生纠纷 上网“宣泄”可行吗?
  • 买卖微信账号“来钱快”?法院认定构成帮信罪
  • 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红力涉嫌受贿被提起公诉
  • 8月29日国内原油期货跌2.13%
  • 8月29日国内黄金期货跌0.14%
  • 已达去年全年八成!上半年超4500亿资金涌入沪市ETF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