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联社 王宏
今日国务院新闻办的政策吹风会上提及引导保险资金做“耐心资本”。从资产端到负债端,“保险”这一关键词频频被提及。业内普遍认为,保险业在优化资源配置、补齐民生短板、提升社会抗风险能力上都有着重要意义。
专家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保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保险业正面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此外,保险资金在服务经济增长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专家表示,保险业需要优化经营目标,提升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利用好数字化手段,服务好新质生产力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等方面。
从资产端到负债端,“保险”关键词频被提及
今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吹风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在募资端,引导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直接股权投资试点范围,动员有条件的社会资本做“耐心资本”。
金融监管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在今日的发布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持续优化保险资金运用的规则,研究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度的比例上限,更好引导保险资金和相关资管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创业投资基金的配置力度,积极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陆家嘴论坛中,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也发声,推动保险业内涵式发展、特色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加快由追求速度和规模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引导保险机构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经营管理效率。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提到,要制定关于规范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的指导文件。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扩大创新药支付范围。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试点,探索推进商业健康保险就医费用线上快速结算。
证监会近日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4号——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特别规定(2024年修订)》,引导上市保险公司不断提升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投资者更好理解上市保险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信息。业内人士指出,新规可以帮助投资者更科学评估上市险企投资价值,提升上市险企长期投资收益率和业绩表现,从而有望重塑上市险企估值。
从保险资金运用、商业健康保险、信息披露,到保险业向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保险”关键词频频走入视野的背后是保险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保险业在优化资源配置、补齐民生短板、提升社会抗风险能力上都有着重要意义。
服务现代化保险面临多重机遇
“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保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保险业发展机遇巨大”,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认为。
周瑾表示,一方面,中国保险业资产相对水平还比较低,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在当前经济转轨期,更需要保险资金这样的“耐心资本”,在熨平波动和穿越周期中发挥减震器和稳定器的作用。另一方面,无论是人身险满足普通民众生老病死的储蓄与风险保障需求,还是财产险为生产经营中的天灾人祸提供减灾防损和应急保障,都需要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来保驾护航。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回到经济增长理论。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投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指出,中国保险要聚焦大量资金去投资中国经济的节点行业,带动上下游市场主体的崛起,最终使得中国经济产生很大的溢出效应。
哪些领域将成为保险新的增长点?
业内普遍认为,当前保险业应聚焦创新发展推动增长,有哪些领域值得保险业重点关注?又有哪些领域将成为保险新的增长点?
周瑾认为,保险业需要优化经营目标,重点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和促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的服务机会,找准着力点,通过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的特色化经营与精细化管理能力,在产品、服务、渠道、销售等环节提升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和工具降本增效,依靠核心竞争力来探索高质量内涵式的发展模式。
陈辉则表示,中国保险要要重点关注六个领域:一是服务好新质生产力发展;二是服务好可持续发展产业布局;二是服务好消费产业升级;四是服务好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再造;五是服务好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共同富裕;六是服务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多层次风险治理体系建设。
商业保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推进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保险保险功能,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发挥科创保险保障优势,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胡宏兵指出。
从保险机构角度出发,中国人保总裁赵鹏则建议,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险保障。优化保险商业模式,用科技提升经营服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华创金融团队指出,截至2024年4月,我国保险行业财产险公司保费规模中,非车险合计占比仅53.9%,相较国外财产险行业,我国非车险发展尚处蓝海阶段,农险、责任险、巨灾保险保障体系等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高质量发展方面,严监管指导下,保险行业负债成本有望逐步稀释,预计为资产端有效“松绑”,减轻“利差损”压力。民生福祉方面,我国第三支柱尚处起步阶段,在第一支柱渗透率较高、企业年金覆盖面有限、职业年金缴费率较高背景下,发展第三支柱重要性凸显。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