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财经正文
  • 如何客观看待金融数据变化?

  • 2024-07-16 10:08:18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最新数据显示,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1%,贷款同比增长8.8%。金融总量指标增速有所下降,货币信贷增速放缓。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以来,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各方面积极盘活存量,防止资金沉淀空转,金融总量数据短期内有“挤水分”效应,但实际上也是企业使用资金效率提升的反映。同时业内人士预测,这种影响应该还会持续。

      综合市场分析来看,金融总量指标增速下降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与此同时,一味追求金融总量增长难度较大,还可能产生资金空转等副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此前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短期内,(整治资金空转、规范手工补息)这些规范市场行为的措施会对金融总量数据产生“挤水分”效应,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立场发生变化,而是更加有利于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有利于均衡信贷增长节奏,缓解资源配置扭曲,减少资金空转套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利于金融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及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挤水分”效应明显

      近一段时间以来,人民银行多次强调金融数据主动“挤水分”,要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企业更加注重结合生产进度和经营需要,合理安排借款融资,资金周转速度和利用效率明显提升。某国有控股汽车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有机电设备、汽车销售等,企业经营向好,资金流动性强,5月向某股份制银行申请提前还款1亿元,主动降低负债成本,后又因业务发展需要,于6月底向银行申请1亿元贷款。

      一位央企财务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过去,的确存在成员企业将手中利润直接放在银行存款,包含了手工补息的存款利息近3%,具有一定吸引力,这难免会引发虚增套利的问题,甚至不乏低贷高存的现象。调整之后,财务公司按照规定统一规整成员单位资金,按照同业存款定价操作,更趋合理,直接降低了资金成本。

      上述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前金融总量指标增速回落。专家认为,对此应理性看待,这是有效融资需求偏弱、打击资金空转、债市分流存款、地方政府减少存贷款督导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宜一味追求总量增长

      需要强调的是,货币信贷增速放缓不意味着经济走弱。事实上,简单观察金融总量增速,已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

      潘功胜在上述陆家嘴论坛上指出,当货币信贷增长已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时,如果把关注的重点继续放在数量的增长上甚至存在“规模情结”,显然有悖经济运行规律。

      有行业人士提醒,“一味追求金融总量增长难度较大,还可能产生资金空转等副作用。”

      “应该看到,当前,我国的社会融资规模、M2余额已分别突破390万亿元、300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也超过了250万亿元,存量金融资源都处于高位,要保持新增量高速增长难度越来越大。”前述行业人士表示,尤其是在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继续要求作为社会融资规模主要组成部分的贷款总量高速增长并不现实,一味求量反而可能加剧资金空转等各种虚增问题。

      记者了解到,在规范手工补息和治理资金空转前,某企业从某大行获取贷款的利率为2.6%,该企业同时有股份行活期存款,补息后利率为2.8%至3%,存贷款虚增的背后实际上是企业的套利行为。规范手工补息和治理资金空转后,已有企业将存在某大行利率为3.35%的9亿元存款提取出来,用于偿还另一家银行利率为2.8%的贷款,主要就是因为此前55个基点的套利空间不再存在。

      有增有减盘活存量

      近年来,我国贷款实际投入量很大,但和到期收回、转让、核销的贷款轧差后就明显变小了,仅以贷款增量来衡量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并不全面。

      此外,盘活存量贷款虽然不会体现为贷款增量,但通过“有减有增”同样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从“减”的一面看,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部分领域贷款需求会逐渐收缩和调整。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房地产贷款需求趋降,房地产贷款比重会有自然下降;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进入深水区,部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会逐步偿还;僵尸企业出清、盘活基建投资中的存量资产等都能够减少一些低效占用的存量贷款。

      从“增”的一面看,将贷款从低效领域腾挪出来投向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易薇)

    猜你喜欢:

  • 亚马逊发布2021品牌保护报告,公布打击假货最新进展
  • 《中国影响力衡量与管理(IMM)指南1.0》驭势发布!
  • 开设在线电子琴课 千尺学堂助力中老年人“活到老
  • 向光同行,未来可期,2022向光奖荣耀揭晓
  • 助力老有所乐 千尺学堂荣获“回响中国”腾讯教育
  • 敏捷——开启银行社交化运营的关键钥匙
  • 揭秘如何做好客户体验 让企业增速胜人一筹
  • 主动权益基金去年四季报登场:基金乐观看待后市 股
  • 美的京东强强联合:焕新风空调引领行业新赛道
  • 印象笔记2021象新力大会:打造超越期待的All-in-One
  • 启牛学堂:创新课程助力普通大众聪明投资
  • Velodyne Lidar公布2021年度第三季度财报
  • 追一科技荣获机器之心最佳AI公司TOP 30等三项大奖
  • 杜邦公司投资旗下Liveo™医疗健康解决方案业务在
  • UDE2021爆出新趋势,OLED电视是主机游戏最佳CP
  • 不止是绿色节能,TCL卧室新风空调更以创新技术实现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3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