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出炉。7月12日,人民银行官网发布2024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27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11.46万亿元,另从6月末数据看,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13万亿元,新增社融3.3万亿元,相关增速虽较往年有所放缓,但在业内看来,这也体现了在“挤水分、防空转”下,金融服务质效不断提升,量稳质优,6月信贷投放强度向历史同期均值水平回归。当前信贷均衡投放的效果初步显现,为年内贷款增长留有后劲,也更有效匹配实体经济主体的用款需求。
信贷均衡投放效果初显
金融统计数据显示,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55.32万亿元,同比增长8.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0.85万亿元,同比增长8.8%。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27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4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76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1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08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344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3889亿元。
具体从6月来看,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13万亿元,尽管同比少增,但环比季节性多增,总量保持平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6月新增信贷2.13万亿元,同比少增约9000亿元,少增幅度较上月进一步扩大,居民和企业部门均表现不佳。在其看来,本次信贷同比大幅下滑,一部分原因是实体融资需求依然较弱,另一部分则是因为以往许多银行会在6月冲贷款。但是今年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法优化,叠加“防空转”,冲贷款现象或大幅减少。
从结构来看,零售贷款依然偏弱,居民消费和购房意愿有待提振;而对公贷款方面,中长期贷款连续四个月同比少增,企业预期盈利空间收窄,生产投资意愿边际降温。票据融资维持同比正增长,虽然票据对于小微企业融资有重要作用,但结合未贴现承兑汇票的数据来看,不排除银行仍存在一定的“冲量”行为。
“6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63万亿元,同比少增6503亿元,环比多增8900亿元。6月住户贷款增加5709亿元,同比减少3930亿元,环比多增4952亿元。”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分部门看,对公贷款维持稳定,居民贷款边际改善,非银贷款和票据融资减少,信贷结构有所优化。这是因为“挤水分、防空转”的影响持续、政策淡化“规模情结”和引导信贷平滑,以及经济轻型化下信贷需求减少等因素共振,6月信贷投放强度向历史同期均值水平回归。
当前信贷均衡投放的效果初步显现,为年内贷款增长留有后劲,也更有效匹配实体经济主体的用款需求。
从趋势看,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国内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加大,居民、企业信心持续增强,房地产逐步企稳,消费和内需复苏有望带动融资需求。同时,随着信贷“水分”挤出,手工补息规范影响递减,预计信贷需求有望逐步回升。随着经济持续修复,国内信贷逐步向常年回归。
政府债持续支撑社融
从社融数据来看,2024年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5.11万亿元,同比增长8.1%。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7.9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66万亿元,同比下降12.2%;委托贷款余额为11.18万亿元,同比下降1.3%;信托贷款余额为4.21万亿元,同比增长11.8%;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25万亿元,同比下降18.2%;企业债券余额为32.02万亿元,同比增长2.2%;政府债券余额为73.13万亿元,同比增长15%;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55万亿元,同比增长4.1%。
“6月社融同比增速8.1%,较上月下滑0.4个百分点,贷款拖累明显,政府债虽有拉动效果,但效果较5月边际减弱。”明明指出,6月政府债融资约8500亿元,同比多增约3000亿元,虽然不及5月,但是绝对规模依然较高,三季度政府债发行提速,有望持续支持社融。
“6月新增社融3.3万亿元,同比减少但环比增加。受政府债发行放缓影响,社融增速小幅回落至8.1%。”温彬同样认为,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进度整体偏慢,1—6月累计,新增一般债和专项债发行进度分别为全年的46.2%和38.3%,均低于过去五年的均值(69.6%、59%)。后续,三季度地方债发行预计会明显提速,规模在3万亿元左右,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000亿元,叠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延续发行、表内贷款投放企稳,有望带动社融增速再度回升。
6月新增社融同比少增,但处于历史次高水平。周茂华进一步指出,从分项看,6月新增社融同比少增回落,主要是新增信贷放缓,以及直接和表外融资偏弱影响。但从存量社融增速与名义GDP基本匹配,反映目前金融环境继续保持适度宽松。
从趋势看,随着经济复苏与手工补息规范治理影响减弱,预计信贷向常态回归;同时,特别国债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下半年适度提速,以及资本市场回暖等,下半年社融有望保持平稳扩张。
M2和M1增速有望回稳
此外,在货币供应方面,金融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5.02万亿元,同比增长6.2%。狭义货币(M1)余额66.06万亿元,同比下降5%。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77万亿元,同比增长11.7%。上半年净投放现金4292亿元。
业内认为,这同样是在“挤水分、防空转”监管导向下,货币扩张节奏继续放缓,后续伴随调整到位,M2和M1增速有望触底回稳。
温彬指出,4月以来,监管对资金“低贷高存”空转套利、银行手工补息等现象的规范力度加大,过去相当一部分虚增、不规范的存贷款有所减少,短期内有“挤水分”的效应;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优化,部分地方政府通过扩张存贷款提高金融增加值的动力也明显减弱,共同引致货币供应量增速下滑。
6月以来,叫停“手工补息”等影响仍在延续,伴随协定、通知等对公“类活期”存款付息率下行,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虚增部分正逐步压降,存款利率下行和“挤水分”效应带来企业活期存款流失,引致M1增速下滑。在温彬看来,比价效应下,季末理财回表规模未超预期,存款脱媒进程尚未结束,表内信用扩张向表外转移,对应存款派生节奏放缓,使得M2增速继续承压。
对于M2、M1增速,明明同样指出三个层面原因,一方面,目前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及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均有减弱;另外,存款利率改革下,“高息揽储”持续受限,企业“脱实向虚”以及部分地区利用存贷款“冲时点”的现象明显减少。此外,当前我国M2余额已突破300万亿元,高存量背景下的高速增长并不现实。
从趋势看,周茂华认为,国内有效需求持续复苏、房地产复苏,手工补息规范影响减弱,加上宏观政策继续偏积极,M2同比下半年有望适度回升,与名义GDP基本匹配。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