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全国性商业银行之后,包括江苏银行、厦门银行在内的部分地方性中小银行开始跟进调整存款利率。在银行存款利率走低的当下,银行理财成为机构和个人闲置资金的首选去向。
上市公司重点布局银行理财
从机构投资者角度来看,今年上半年,其购买银行理财热情明显提升。根据银登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4年上)》(以下简称“理财半年报”),机构投资者数量为153.45万个,较年初新增18.85万个。
从上市公司购买类型来看,根据同花顺统计,今年上半年,622家上市公司认购的存款类资产占比为77.9%,相比2023年同期83.2%的占比明显下降。而与此不同的是,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占比从2023年的7.92%提升至9.08%。
近期,最大手笔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是宁德时代,6月27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不超过230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投资产品,投资品种包括但不限于保本型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定期存款或大额存单等。
7月29日,森泰股份公告,根据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的决议,公司子公司森泰科技近日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购买了中国银行的理财产品,具体金额为人民币3100万元。
“从供给端来看,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理财产品净值化运行更加成熟,理财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同时,理财公司更加关注机构投资者理财需求,不断创新理财产品,推出更多针对性产品。这些产品不仅能提供较好的收益,还能根据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及流动性偏好进行灵活调整。”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分析认为,机构购买理财规模增长,一方面是债券市场走牛,理财产品收益率优势明显,对投资者有较大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在整治手工补息等举措之下,机构投资者有较多资金用于配置理财产品。
“购买银行理财,上市公司多是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杜阳认为,从需求端来看,在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监管部门加大高息揽储行为治理的背景下,相较于其他类型资管产品,机构投资者更加青睐于收益稳定、风险较低的银行理财,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居民财产的保值增值。
至于购买银行理财的资金来源,业内人士认为多是来自三方面:一是闲置资金;二是募集资金;三是定向增发资金。从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类型来看,则是以保本浮动收益型为主。
记者梳理发现,实际上,近几年,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资金规模走出了一个微笑曲线。2018年后,因资管新规启动,银行理财产品开启净值化转型,不再保本保收益,银行理财产品的配置比例显著下降,而存款类产品配置比例显著提升;2022年,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产品收益率走低,上市公司也逐渐将配置资金转移到了存款类产品。如今,随着存款利率进入新的时代,上市公司转而重点布局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重获居民信任
理财半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8.52万亿元,上半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54万只,募集资金33.68万亿元。从存续规模来看,银行理财市场已走出“赎回潮”后的低谷,同比增幅达到12.55%。
今年5月,全市场理财规模较上月增加4000亿元至5000亿元,相较前两年5月份不足1000亿元的月均增量,继续呈现超季节性增长;即使银行理财规模在6月份受到“季末回表”压力影响出现回落,但回落规模不大。
理财半年报显示,理财投资者数量维持增长态势。截至今年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22亿个,较年初增长6.65%,同比增长17.18%。从结构上看,理财市场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
华宝证券分析师张菁表示,在低利率时代下,居民投资需重视资产配置。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断下行,原先高息储蓄、大额存单等居民熟悉且无风险的投资方式可能越来越少,且收益在不断走低,但居民渴望财富增长的需求不会减少,通常会将个人25%至35%的资金分配用于保本稳健属性的投资中,一些锁定长期收益的存单、年金险产品在当前受到追捧。除此之外,投资风格稳健,投资收益稳当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在重获居民信任,迎来规模增长。
“未来,理财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势头,成为我国资产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杜阳认为,一是宏观经济发展稳步向好,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成为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重要基础。2024年上半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3元,同比增长5.3%,收入水平的提升使得居民产生更多财富管理需求,成为驱动理财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二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024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提升权益投资规模”。未来,伴随着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理财业将借力资本市场持续扩容增效,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枢纽功能。
“今年以来,债券收益率降低,债券市场牛市特点明显,主要配置债券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优势相对凸显,吸引投资者加大投资力度,其中也包括个人投资者。在居民消费相对谨慎,并且存款利率下调的情况下,居民可能会更多配置银行理财。”娄飞鹏预计。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业内专家预计银行理财规模将重返30万亿元。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从历史数据看,银行理财公司有在下半年冲量的惯例,其中,国有银行旗下理财公司最为明显。预计在国有银行带动下,2024年下半年,理财规模有望重新站上31万亿元的历史高位。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