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募FOF(基金中基金)由于产品清盘、头部基金经理离职等动态成为行业焦点。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8月13日,今年以来已有11只FOF宣布清盘,8月以来已有多只FOF触发清盘预警。此外,FOF基金经理“清盘式”卸任的案例接连出现,其中不乏管理规模曾经达到百亿元的头部FOF基金经理。
FOF一向有基金专业买手的美誉。回溯公募FOF一路跌落神坛的过程,业内人士总结说,一方面,权益市场长期震荡是FOF规模萎缩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早期部分FOF产品在实际运作中没有按照投资基准进行相应的资产配置,行业口碑受到了一定影响。并且,很多FOF基金经理所谓的资产配置只是做轮动策略,缺乏宏观研判与统筹,导致FOF相较于其他类型基金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虽然目前市面上FOF产品线的定位还不是特别清晰,但业内共识是要根据投资基准进行相应的资产配置。此外,FOF需要找好产品定位,优化考核标准,将不同产品的定位差异化,形成不同特色。FOF的特点是分散投资和大类资产配置,未来FOF领域也应该围绕这两点进行创新。
清盘预警频发
8月13日,恒越基金披露了恒越汇优精选三个月混合(FOF)清算报告。该发起式产品成立于2021年7月16日,基金合同生效满三年后,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触发基金合同约定的合同终止事由,合同自动终止,且不得通过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方式延续。
值得注意的是,恒越汇优精选三个月混合(FOF)是恒越基金旗下的唯一一只FOF产品。成立之初,该基金规模为9576.55万元;2021年三季度末,该基金规模曾短暂超过1亿元,此后一路缩水;最后运作日的该产品规模仅有2947.30万元。三年存续期内,该基金总收益率为-37.17%。
Wind数据显示,恒越汇优精选三个月混合(FOF)已经是今年以来宣布清盘的第11只FOF产品。除中欧盈选进取3个月持有、国投瑞银兴顺3个月持有、新华精选成长主题3个月持有期、浙商汇金卓越优选3个月、鹏华长乐稳健养老一年外,其余FOF均因未满足发起式产品成立三年后资产净值不低于2亿元的要求而清盘。
今年8月以来,南方景气楚荟3个月持有、博时养老目标日期2035三年持有、银河悦宁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南方浩升稳健优选6个月持有、中欧星选一年持有等多只FOF的资产净值连续低于5000万元,基金管理人已发布公告提示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
在产品端频频亮起清盘红灯的同时,管理端的人才队伍也在不断调整。今年以来,浦银安盛基金陈曙亮、汇添富基金袁建军、国泰君安资管丁一戈、平安基金易文斐、招商基金雷敏、博时基金麦静、农银汇理基金周永冠等多位FOF基金经理,均已卸任旗下所有产品。部分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一度高达百亿元以上,卸任前规模已普遍缩水至不足三成。
生不逢时与恶性循环
回溯国内FOF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2021年至2022年,FOF管理规模跟随权益市场行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规模一度突破2000亿元。然而近年来总体规模持续下滑,截至今年6月末,FOF整体规模已不足1400亿元。
盈米基金研究院量化研究员张琦炜分析,权益市场长期震荡是FOF规模萎缩的主要因素。不少公募FOF都有主动权益基金的配置比例(下限)限制,同时也有业绩基准做考核,实际上不可能做幅度特别大的择时操作,仍以做相对收益为主。外加权益市场轮动速度加快等因素,对于偏配置思路的FOF产品短期影响较大。
沪上某大中型公募机构FOF基金经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早期很多FOF产品在实际运作中没有按照投资基准进行相应的资产配置,产生了非常大的偏离。“尤其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这样的偏离会导致他们难以对FOF产品进行风险收益特征的刻画,会使得其投资组合面临非常大的风险暴露,所以FOF在机构端的口碑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该FOF基金经理坦言,FOF本来就有较高的投资门槛,投资者对于投资收益、回撤、波动等多方面需要整体进行考量,所以零售端本来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接受和认可这样的产品类型。再加上近些年市场行情较为极端,很多FOF产品阶段性跑输主流指数,那么对于更看重短期收益的零售端而言,FOF产品就更难得到认可。
FOF从诞生之初,就被公募行业赋予实现资产配置的厚望。但在该FOF基金经理看来,市场上真正具有资产配置意识和资产配置能力的人才非常少,很多FOF基金经理其实只是在做轮动策略,而缺乏宏观研判与统筹,这也导致FOF相较于其他类型基金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而且这样还会形成恶性循环,很多FOF产品的管理规模非常迷你,基金经理认为规模小、更灵活,更方便做轮动,迷你规模加速触发了FOF基金经理的短视行为。”虽然做资产配置的核心逻辑并不难,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但是该FOF基金经理直言,其实很多基金管理人无法辨别资产配置和择时轮动的区别。
对于那些选择清盘的FOF产品,该FOF基金经理认为,这和政策规定要求基金公司自行承担资金运营成本密切相关。相比其他类型的基金,FOF需要独立的基金会计系统支持,所以基金公司需要组建专门的基金会计团队来负责,所以就会涉及规模效应的问题。如果FOF业务规模太小,那么公司付出的人力成本可能很难覆盖,可能就会选择清盘。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和多家公募机构的交流中还了解到,目前国内FOF基金经理的门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很多中小型公募机构本身FOF业务规模就不大,公司能够给出的条件一般,有些招聘来的FOF基金经理水平较为一般,所以该领域里面的人才流动较为频繁是很正常的事,部分从业者还会觉得在中小型机构的从业性价比较低。
不做偏离基准的资产配置
结合近期FOF的持仓情况来看,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梳理发现,其中债券类资产占比较高,而例如大宗商品、REITs等资产占比较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充分体现出资产配置的优势,但这种情况也和目前的市场环境以及投资者的认可度有关。
不过,张琦炜注意到,目前FOF的资产配置组合覆盖面正在扩大。此前,FOF的资产组合以国内“股+债”为主,而目前已经包含了国内权益固收、海外权益固收、商品等多类资产,特别是以美股为代表的海外权益ETF以及诸多美元债产品等已经进入不少FOF的重仓配置名单。总体来看,大部分产品很少进行大幅择时,受制于合同规定、风险等级要求以及QDII额度等问题,也不会出现过大仓位超配的情况。
虽然目前市面上FOF产品线的定位还不是特别清晰,但业内多家头部FOF团队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就是要根据投资基准进行相应的资产配置。
张琦炜建议,FOF需要找好产品定位,优化考核标准,尤其低风险的FOF相对来说更适合做成绝对收益导向产品,应该淡化全市场排名考核的影响。部分灵活型、股债平衡型产品更应该发挥仓位灵活择时等优势,将不同产品的定位差异化,形成不同特色。
在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看来,FOF的特点是分散投资和大类资产配置,未来FOF领域也应该围绕这两点进行创新,比如提升专业能力,力争选择出能够创造超额收益的基金标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可投资产,比如在REITs、大宗商品、海外投资基金等方向不断深耕,避免单一风格过度集中,对基金资产进行充分地分散,体现出FOF的优势,得到投资者认可。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