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产品的高杠杆现象正在引起市场的关注。
近日,央行在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今年以来部分资管产品尤其是债券型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明显高于底层资产,主要是通过加杠杆实现的,实际上存在较大的利率风险。
市场人士表示,随着央行预期引导的深入,长端利率波动明显增大,资管产品杠杆率必须降至适度。除了杠杆风险,久期风险也必须予以重视。
央行提示加杠杆风险
央行在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今年以来,我国长期限债券收益率下行,一些资管产品的长债配置增多,随着短期内债券价格上涨,产品净值走高。数据显示,7月末银行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3%,而当前银行3年定期存款挂牌利率还不到2%,由此吸引部分投资者将存款“搬家”到这类产品。
资管产品的收益最终取决于底层资产。央行称,今年以来,部分资管产品尤其是债券型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明显高于底层资产,主要是通过加杠杆实现的,实际上存在较大的利率风险。未来市场利率回升时,相关资管产品净值回撤也会很大。
8月以来,债市收益率单边反弹,几乎收复7月失地。数据显示,8月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2.118%跳升至2.24%。
受近期债市调整影响,部分资管产品净值明显回撤,最近一个月净值增长转为负值。招商证券固收团队监控数据显示,8月4日至11日,银行理财7日年化平均收益率为2.39%,回落194个基点。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为3.05%,回落148个基点。
某理财公司负责人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央行所提示的风险值得重视。今年以来,不少债券型资管产品业绩亮丽,一方面是因为产品加杠杆取得了不错业绩,另一方面,由于债券牛市,产品取得了更多浮盈,这也导致收益率明显高于其底层资产收益率。从表现来看,定开型产品杠杆率始终较高,今年以来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收益,近期数日调整仅仅是净值回撤而已。不过,应关注部分开放型债券型产品为了取得相对收益,同样需要加杠杆操作。
据了解,相对而言,定开型产品加杠杆的现象更为突出。按照募集说明书,普通定开型产品杠杆率可达到200%,而普通债券型产品杠杆率上限为140%。“现在不如年初,不是一个加杠杆的好时机。”某债券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目前质押债券融资利率在1.9%附近,如此高额的成本很难完成加杠杆动作。
应对利率波动的韧性显著好于以往
虽然近期银行理财收益率有所回撤,但市场人士认为,破净潮并不会大规模出现。
普益标准研究员李雯嫣向记者表示,受央行发声、大行卖债等多重因素影响,近期各期限收益率普遍上行,导致债市整体表现疲软。尽管债券类理财产品的净值涨幅环比有所收窄,但并未出现破净率大幅上升的情况。本轮债市调整中,中长久期及高杠杆产品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而银行理财产品多持有中短端债券,因此产品净值波动幅度整体可控。不过,部分通过加杠杆实现高收益的产品对利率的变动较为敏感,应警惕潜在的破净风险。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如今银行理财更加注重对低波稳健资产的配置。2023年以来,理财配置的存款、保险资管计划、信托通道等低波动性资产明显增加,同时资产配置久期明显缩短。因此,现阶段理财应对利率波动的韧性显著好于以往。
控制久期更重要
除了杠杆率,目前市场关注更多的是如何缩短组合久期。“相比于杠杆,久期更重要。今年前期重仓30年期国债,已成为绝对的赢家,如果适度加杠杆会有更好的回报。但回报的核心贡献来自久期,而非杠杆。”上述银行理财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对于目前市场而言,对冲利率风险、适度缩短久期是一个现实选择。李雯嫣表示,应对目前利率风险,应该适度增加短久期、低波动资产的持有比例,降低投资组合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同时,优化产品期限结构,降低资产错配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在决策方面,提升前瞻性,通过分析研究,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进行预判,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应对市场波动。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