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超
盐为百味之首,更关乎人类生存。而被喻为“钢铁盐”的铁合金(锰硅、硅铁的统称),对于钢铁工业而言,同样至关重要。
为助力钢铁产业发展,郑州商品交易所于2014年8月上市锰硅、硅铁(简称“铁合金”)期货。十年来,铁合金期货总体运行平稳,在帮助产业链企业管理价格风险、增强产业韧性、助力钢铁供应链稳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获得产业链企业等各方高度认可。
达到成熟期货品种水平
据介绍,铁合金是钢铁冶炼的炉料,主要用于钢铁工业由“铁”到“钢”的转变环节,因其量小且不可或缺,经常被比喻为“钢铁盐”,对于保障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8月8日,铁合金期货上市交易。郑商所围绕服务产业,不断优化铁合金期货规则制度、多措并举加强市场培育和监管工作,期货市场功能发挥良好,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已达到市场公认的成熟期货品种水平。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研究的《期货对钢铁行业运行状态评估》显示,“铁合金期货价格发现功能明显,期货、现货价格呈双向影响关系。期货价格充分反映市场供需与预期,为产业企业提供有效参考”。
郑商所数据显示,2021-2023年,铁合金期现货价格相关性连续三年稳定在0.95以上,年度交割量约占当年全国表观消费量的5%,已达到市场公认的成熟期货品种水平。
为进一步丰富企业风险管理工具箱,郑商所于2023年10月上市了铁合金期权,上市初期,运行平稳。期权活跃度与标的期现货价格波动程度紧密相关,市场风险增加的同时,产业客户等利用期权管理价格风险的需求更为凸显。
促上游稳定保下游供应
据介绍,铁合金期货服务钢铁产业链情况可概括为“一个信号、两种方式、三点变化”,即企业在“一个价格信号”引导下,通过“直接参与、间接参与两种方式”利用期货市场,助力行业产生了“上游铁合金企业经济效益变好、下游钢铁企业原料供应变稳定、中间贸易环节定价效率变高”三点变化。
上海钢联统计显示,目前有约60%的铁合金生产企业和90%的贸易企业已灵活多样地利用铁合金期货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宝山钢铁、马鞍山钢铁、湖南华菱钢铁等下游钢厂逐步将铁合金品种纳入其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中。
作为铁合金第二大主产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当地期现结合模式应用已较为成熟广泛,基差贸易量约占产量的50%。建龙钢铁、陕西钢铁等钢厂向记者表示,基差贸易约占其铁合金采购的20%,能够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合作套保模式帮助中小企业做好风险管理,实现利润及风险共享共担。据青海福鑫企业负责人介绍,与期货公司子公司“合作套保”规模超过了公司硅铁年产量的90%。
铁合金期货功能发挥后,促进了生产企业经营情况好转。以锰硅为例,2017年以来期货活跃后,生产企业盈利天数占比由59%提升至84%。同时,资金周转次数提升,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根据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相关报告,对于主要通过期货市场交割销售的生产企业,其平均资金周转次数自铁合金期货活跃前的2.49次/年提升至5次/年以上,为铁合金企业升级技术装备、促进钢铁产业链绿色发展等提供基础保障。
此外,铁合金期货功能发挥后,铁合金生产企业利润区间更趋于稳定,有利于企业稳健经营,有效熨平了价格大幅波动尤其大幅下跌时铁合金供应的大起大落,避免了企业集中减停产带来的钢铁供应链不稳定因素。同时,期货交割仓库发挥“蓄水池”作用,有效增强了产业链韧性。据介绍,目前铁合金期货市场仓单货物量约47万吨,相当于全国钢铁行业月度消费量的35%。
多措并举提升运行质量
为促进铁合金期货活跃,郑商所紧贴产业实际,对铁合金期货持续优化规则制度、加强市场培育、强化一线监管,提升了铁合金期货运行质量。2023年,铁合金期货在证监会系统功能评估中评级提升至最高级A等次。
一方面,持续完善规则,便利更多企业参与。包括提高交割效率,降低交割成本;适应现货市场格局,提升交割便利性。例如,目前共有铁合金期货指定交割库达27家,保障库容约61万吨,较上市之初大幅提升118%,2024年以来月均交割量达9万吨。
同时,丰富期货价格体系,推出期货月均结算价。2024年4月,郑商所以铁合金期货为试点发布期货月均结算价,利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更好运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及定价,为钢厂月度经营、采购定价提供更为丰富的价格参考。
另一方面,深入调研,密切联系市场,倾听企业声音,多维度满足产业需求。一是长期持续深入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地实地调研企业超500家,全面掌握一手信息,及时调整工作方向。二是持续举办产业企业培训,支持举办市场培育活动超200场,全面覆盖产业链生产、贸易、钢铁企业,提升企业利用期货管理风险意识和能力。三是联合行业协会建立培训平台,自2017年以来,连续与行业协会举办四届铁合金产业大会、铁合金期货线上系列培训,促进企业学习交流。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稳中求进,真抓实干,认真贯彻落实新“国九条”稳慎有序的发展要求,密切持续加强风险监测和预判,保持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为产业企业提供更加规范透明有韧性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场所。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