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财经正文
  • 看清理财产品的涨跌逻辑

  • 2024-08-16 14:52:36 发布于:北京市  作者: 郭子源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投资者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念,审慎评估、综合权衡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要坚持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原则。理财产品管理人则要更好地适应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变化,科学制定投资策略,为各类投资者提供适当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更好满足投资者需求。

      近期,部分理财产品净值回撤,“昨天赔钱了”这一投资者不愿看到的现象再次出现。面对赔钱的理财产品,是继续持有还是立刻赎回?部分投资者举棋不定。这时,看清理财产品的涨跌逻辑就显得十分重要且必要。

      有人可能会问,之前的理财产品为什么没有“涨跌”,到期了就会给我一个约定好的收益?实际上,之前的理财产品也有涨跌,只不过被管理人“管理”了。“资管新规”发布之前,银行理财存在刚性兑付——市场随时在变,但理财产品的最终收益却不变。这是怎么做到的?管理人拿高收益产品的“丰”补了低收益产品的“歉”。这样一来,投资者没有享受到额外收益,管理人承担了剩余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增加。“资管新规”发布后,理财产品开启净值化转型,定期披露单位份额净值,净值随行就市,或涨或跌,之前的额外收益全部归投资者所有,但风险也要由投资者承担。

      理财产品净值的涨跌取决于底层资产收益的涨跌。所谓底层资产,简单来说,就是你购买的理财产品究竟把钱投向了哪些领域的哪些具体资产。通常情况下,当这些资产组合的价格上涨了,理财产品的净值也会上涨,反之则下跌。

      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要重点关注该产品的底层资产,理性分析其涨跌逻辑。如何分析底层资产?根据资金投向,理财产品可分为四大类,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混合类。具体到每一个产品,投资者可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重点分析“投资范围”一项,看清楚资产类别、投资比例、投资策略等。

      当前,投资者尤其要注意那些被“捧起来”的高收益理财产品。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今年以来,部分资产管理产品尤其是债券型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明显高于底层资产,这主要是通过加杠杆实现的,存在较大的利率风险,当市场利率回升时,相关资管产品的净值回撤也会很大。

      投资者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念,审慎评估、综合权衡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其中,要坚持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原则,看到“高收益”,就要第一时间想到“高风险”。与此同时,理财产品管理人要更好地适应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变化,科学制定投资策略,为各类投资者提供适当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更好满足投资者需求。

    (责任编辑:易薇)

    猜你喜欢:

  • 工作产生纠纷 上网“宣泄”可行吗?
  • 买卖微信账号“来钱快”?法院认定构成帮信罪
  • 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红力涉嫌受贿被提起公诉
  • 8月29日国内原油期货跌2.13%
  • 8月29日国内黄金期货跌0.14%
  • 已达去年全年八成!上半年超4500亿资金涌入沪市ETF
  • 上半年超500万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
  • 天津金融监管局、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有关处
  • 全面升级品牌保护机制,抖音电商获中国商标品牌建设
  • SAS 2025医疗与生命科学领域预测:摒弃AI炒作,重视应
  • 工作产生纠纷 上网“宣泄”可行吗?
  • 买卖微信账号“来钱快”?法院认定构成帮信罪
  • 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红力涉嫌受贿被提起公诉
  • 8月29日国内原油期货跌2.13%
  • 8月29日国内黄金期货跌0.14%
  • 已达去年全年八成!上半年超4500亿资金涌入沪市ETF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