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投资报
近期,多只设置了三年持有期的基金将运作满三年进入开放日常赎回状态,而从业绩表现看,亏损成为这些基金运作三年共同交出的成绩单,部分基金亏损超过了五成,这也让背负“更好的投资体验”“更高的投资收益”的期待的三年持有期基金备受争议。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成立时点、市场环境的变化、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和风格等成为这些基金不同程度亏损的重要影响因素。
多只三年持有基金开放赎回
8月19日,运作满三年的东方红智华三年持有迎来了开放,持有人自即日起可以赎回或转换转出,发行时认购的持有人在基金份额锁定三年之后不再受到锁定持有期限制。
不过,三年的锁定并没有换来期望中良好的投资回报。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16日,东方红智华三年持有 A 自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为-36.17%,年化回报率为-13.9%,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3.64%。与同类型的偏股混合型基金相比,这一收益率水平排名中游。部分持有人在公开平台发表观点称“总算可以赎回了!”并晒出了投资收益。
根据资料,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8月18日,发行份额40.56亿份,认购户数为4.4万户。这也意味着这4.4万户持有人认购的基金份额迎来“解锁”,继续持有还是赎回,成为他们需要面临的新的问题。
近期将迎来开放的基金还有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博时养老目标日期2035三年持有、泰康优势精选三年持有期等。其中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也广受关注。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8月26日,发行总份额148.7亿份,合计认购户数27.08万户,由知名基金经理刘格菘管理。截至今年8月16日,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A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为-56.25%,年化回报率为-24.24%,在同类型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靠后。这一成绩也让明星基金经理刘格菘备受质疑。
博时养老目标日期2035三年持有、泰康优势精选三年持有期自成立以来收益率也分别为-24.71%和-33.14%,年化回报率分别为-9.07%和-12.67%。这两只基金也将于8月底迎来开放。到今年年底,还将有14只三年持有期基金迎来开放。从业绩表现来看,截至8月16日,这些基金自成立以来的收益率均为亏损。其中,成立于2021年10月的东方红启兴三年持有A、成立于2021年12月的嘉实策略视野三年持有期均分别亏损50.81%和47.02%。在未来数月里,要想提升业绩、让持有人减少亏损,这些基金的压力仍然不小。
多因素共同影响投资业绩
大面积的三年持有期基金亏损,也让曾经看好这类产品的部分持有人逐步失去信心。
三年持有期产品的主要特征在于投资者可以在任意时点申购基金,但申购后须持有三年才能赎回。这类产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基金公司希望通过持有期这一措施锁定投资者的投资年限,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让投资者体验长期投资的价值,从而获得较好的长期收益。另一方面,三年期限制既有利于帮助投资者避免“追涨杀跌”、在关键时点赎回的风险,又有利于基金经理中长期投资策略的有效执行,从而提高基金持有体验,而三年持有期则暗含了对A股波动周期的预判。那些对资金流动性需求不高的投资者,选择三年持有期基金时期待的正是更高的回报和更好地持有体验。
从三年持有期基金的整体业绩表现来看,基金的盈亏除了与基金管理人自身的投资能力相关外,还有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成立时点和区间受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
自2018年市场出现第一批三年持有期基金以来,此类产品队伍逐步扩容。从时间上看,2020年和2021年分别有34只基金和40只基金成立,迎来一个成立高峰期。从类型上看,2018年成立的三年持有期基金以FOF为绝对主力,但随后主动管理的权益类基金获得了更多的投资者关注,无论是在发行数量上还是募集规模上都超过了FOF基金。
就主动管理的权益类基金来看,成立较早的基金到运作三年届满迎来开放之后多有不错的投资回报。例如,2019年12月成立的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成立三年收益率约42%,2020年1月成立的安信价值驱动三年持有成立三年收益率约60%。随着沪深300指数于2021年2月见顶并节节走低,2020年下半年以及2021年成立的基金,几乎自成立以来都以亏损为主。这也是前文所述的基金亏损的重要原因。
尽管有些基金几乎在相近的时间段成立,但由于基金管理人的风格和持仓的不同,收益的差别也较为明显。例如,东方红智华三年持有和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于2021年8月成立,当月沪深300指数横盘震荡为主;东方红智华三年持有自2023年二季度以来股票仓位降至七成左右,持仓主要分布在工业、信息技术、日常消费、材料、可选消费等领域,相对分散;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自成立以来股票仓位始终在90%至95%附近,行业配置以电力设备尤其是光伏为主,而光伏在2022年以来开始下行并迭创新低,较为明显地影响了基金的收益。
开放后去留成投资者新难题
对于投资者来说,所持的三年持有基金如果亏损,开放后是去是留也成为摆在眼前的难题。
从过往的数据来看,有的投资者在三年持有到期后选择了赎回,甚至一些业绩不错的基金在开放后份额下降明显。例如,前述实现盈利的基金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迎来开放后,在2023年一季度,其份额降至约18亿份,而其发行份额接近30亿份;安信价值驱动三年持有迎来开放后,在2023年一季度,其份额降至7746万份,而其发行份额为1.57亿份。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有的基金虽然亏损,但开放后份额变化不大。例如,浙商智选领航三年持有在三年到期开放时亏损约三成,在今年一季度到期开放后,份额下降至5.56亿份,而其发行份额为6.5亿份。
一些基金虽然亏损明显,但不少“深套”的投资者选择坚守甚至加仓,以期“熬过黑暗时刻”。例如,工银圆丰三年持有在2021年1月成立,三年到期开放后,今年一季度末,基金份额增至91.42亿份,而其发行份额为79亿份。
那么,到底该如何选择去或留呢?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投资者来说,持有三年期产品确实能够帮助自己忽略短期波动,也可以帮助自己管住手,避免“反向操作”;但另一方面,如果投资成绩欠佳,强制的锁定和等待也会带来不好的投资体验。因此,三年持有期基金成立的时点同样至关重要,对基金研判市场长期走势、投研团队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投资者在持有三年后,对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投资风格等各方面都已经有了更深的了解,需要与自己的投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是否匹配作出评估再做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在面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挑战时,基金管理人也应当承认和反省自身的不足,提升投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归咎于市场环境因素。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