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财经正文
  • 加大信贷供给、聚焦服务难点 金融加快赋能乡村振兴

  • 2024-08-30 10:35:03作者: 王宝会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继续加强金融对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持。金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涉农金融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擘画了“路线图”。

      专家表示,今年以来,银行业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围绕“三农”关键领域融资难点,强化走访帮扶对接、完善基础金融服务,增强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动能。

      加大信贷供给

      金融聚焦乡村全面振兴,要优化资源配置,切实加大“三农”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银行业涉农信贷投放持续增长,金融规模和覆盖范围不断延伸。数据显示,5月末,涉农贷款余额60万亿元,同比增长12.1%。

      近年来,人民银行发挥货币政策结构优化作用,积极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数据显示,6月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为6771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为1.7万亿元,扶贫再贷款余额为1085亿元,再贴现余额为6000亿元。

      “今年以来,涉农贷款不仅总量增长,而且在结构上也呈现出优化的趋势。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农户贷款以及农业贷款等关键领域均实现了较快增长。”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这表明金融机构持续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

      此外,监管部门还督促金融机构改进体制机制,提升乡村振兴服务质效。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国目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等部门今年发布《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从金融保障粮食安全、金融服务乡村产业等方面开展专项行动,鼓励银行机构持续推动金融资源向县域倾斜。

      记者了解到,多地金融监管部门积极引导金融活水滴灌乡村振兴。在湖北省,金融监管部门引导银行机构强化涉农金融服务,截至6月末,该省银行机构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4817.3亿元,较年初增长16.4%。在黑龙江省,金融监管部门引导辖内银行机构紧抓县域市场,支持黑龙江省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持续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升级。

      叶银丹表示,金融监管部门要持续优化信贷政策,明确将信贷资源投向农业和农村的关键领域,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金融资源能够直接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核心需求。

      强化数字赋能

      数字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之一。在加快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银行通过深度运用数字技术,推动自身业务数字化转型和扩大、延伸服务范围,加快实现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数字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呈现出新的趋势。中国建设银行乡村振兴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经济的发展、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使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呈现出新趋势。一是融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需要通过服务触达和产品创新,知民所需、解民所困。二是融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需要通过金融之手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融汇聚合,使乡村的要素市场活跃起来。

      专家表示,商业银行要把握住数字金融新趋势,深度挖掘数据潜能,扩大涉农服务半径。目前,银行借助数字金融新模式,通过金融产品和数据资产创新,提升金融服务“三农”质效。自浙江“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小稠村通过枇杷生产方式变革,延伸产业链,把小枇杷发展成大产业。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创新农户e贷、惠农贷等金融产品,推动涉农环节全链条线上化服务。在江西省全南县,当地将中药材产业确定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由于该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无合适的抵押物,银行依托数字化方式对小微企业的生产交易数据、资产负债等情况进行比对,迅速在大数据模型中确定贷款产品和额度,为小微企业中药材育苗提供资金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汪雯羽表示,与传统金融产品相比,数字化金融产品审贷周期更短,服务体验更好。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后得益于大数据模型对乡村主体全面的评估可以实现“即时放贷”,发展数字金融离不开乡村主体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金融机构也能比过去更了解客户的需求,并通过数字技术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针对乡村主体融资在期限、还款方式上的不同需求,数字金融服务可以提供随借随还、先息后本或分期付款等个性化融资方式,更好地匹配了他们“短小频急散”的资金需求特点。

      当前,各类金融机构创新性地结合数字技术,提高了金融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叶银丹表示,从农业生产的原材料采购、种植管理到农产品的销售和物流,数字金融都能够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但是,在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字风险管理依然面临挑战。叶银丹表示,金融机构应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实时风险监测,加强合规性审查,确保产品设计和运营流程符合监管要求。监管机构需制定明确的数字金融法规,确保所有金融活动都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欺诈和异常交易行为。

      聚焦服务难点

      乡村要振兴,首要问题就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难题。汪雯羽表示,与城市的居民和小微企业相比,乡村主体金融需求规模较小,分布分散且偏僻,大多数仍是信用白户,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自身发展中面临的风险更大且金融能力也偏弱,尤其是从事农业的小微企业还面临缺乏生产经营数据、缺少抵押担保物和农业生产中的特殊风险。乡村主体的弱质性使金融机构为其提供服务时,面临综合成本高、风控管理挑战大、拓展业务艰辛等困难。

      乡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造成金融机构在乡村开展业务时瓶颈难解决、落地抓手少。即使金融机构充满热情投身乡村想要大展拳脚,金融基础设施的问题也会严重限制金融机构的能力。因此,应从多方面筑牢乡村金融服务基础,诸如银行机构开展整村授信、跨部门合作等方式,缓解涉农主体融资难题。

      今年以来,相关涉农政策提及要补齐金融服务短板,满足农业生产主体和农资企业多元化金融需求。在广西玉林市,当地银行机构与税务部门以涉农经营主体信息运用为突破口,精准帮扶小微企业疏通融资堵点。“我们企业凭借连续多年的A级纳税信用,获得中国银行玉林市江南支行提供的贷款支持,这为秋季农资生产提供资金保障。”广西玉林芬林复合肥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承平表示。此外,中国建设银行宁夏分行全力推动区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滩羊养殖户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

      汪雯羽表示,多维度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金融机构对重点群体的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相关部门应给予宽松的探索环境,鼓励金融机构继续探索各类乡村资产的抵质押方式,通过机构间合作优势互补,分散风险,突破现有业务瓶颈。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金融在地方的发展不是独立的发展。汪雯羽表示,乡村金融发展需要打造乡村振兴综合金融生态。未来应针对乡村发展局面优化倾斜信贷资源、强化保险、赋能资本市场,缩小金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距,真正让金融助力乡村发展。

    (责任编辑:张紫祎)

    猜你喜欢:

  • 亚马逊发布2021品牌保护报告,公布打击假货最新进展
  • 《中国影响力衡量与管理(IMM)指南1.0》驭势发布!
  • 向光同行,未来可期,2022向光奖荣耀揭晓
  • 敏捷——开启银行社交化运营的关键钥匙
  • 揭秘如何做好客户体验 让企业增速胜人一筹
  • 主动权益基金去年四季报登场:基金乐观看待后市 股
  • 保险公司2022年理赔年报陆续出炉 理赔金额上升 时
  • 赛道型基金迎开门红 悄然调仓备战春季行情
  • 美的京东强强联合:焕新风空调引领行业新赛道
  • 印象笔记2021象新力大会:打造超越期待的All-in-One
  • 启牛学堂:创新课程助力普通大众聪明投资
  • Velodyne Lidar公布2021年度第三季度财报
  • 追一科技荣获机器之心最佳AI公司TOP 30等三项大奖
  • 杜邦公司投资旗下Liveo™医疗健康解决方案业务在
  • UDE2021爆出新趋势,OLED电视是主机游戏最佳CP
  • 不止是绿色节能,TCL卧室新风空调更以创新技术实现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