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财经正文
  • 多家银行调整快捷支付限额 有银行单笔限额提升至20万元

  • 2024-11-19 14:59:46 发布于:北京市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近期,多家银行宣布调整支付宝或财付通快捷支付的交易限额。比如,有银行将借记卡在支付宝消费场景的快捷支付限额提升至人民币单笔20万元、日累计20万元、月累计600万元。而这一波调整背后,各大银行均给出了“提升客户支付体验”的官方解释。

      受访者认为,此举让用户在进行大额消费或资金流转时更加顺畅,用户通过移动支付将更轻松地应对大额消费场景,增强用户对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满意度,并有望带动银行交易规模、交易频次等进一步增长。

      银行调额大多涉及消费场景

      所谓“快捷支付”,是一种支付理念,通常指用户在平台绑定银行卡后,在支付时由支付平台确认用户身份后从银行卡扣款的一种支付方式,具有方便、快速的特点。近日,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借记卡快捷支付的单笔限额均进行了不同程度调整。

      交通银行公告表示,为进一步提升支付体验,将于2024年11月18日起,将该行借记卡在支付宝消费场景的快捷支付限额提升至人民币单笔20万元、日累计20万元、月累计600万元,支付宝转账、理财、还款等其他场景继续维持现行限额标准,即人民币单笔5万元、日累计10万元、月累计60万元,具体限额请以支付宝App实际支付时的页面提示为准。

      另外,记者以客户身份致电多家国有大行。其中,农业银行客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该行支付宝快捷支付消费场景交易限额由原来的单笔5万元、日累计10万元、月累计60万元提升至单笔20万元、日累计20万元、月累计100万元。具体限额以在支付宝App实际支付时的页面提示为准。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此前在官网发布通告称,为提升用户支付体验,该行决定自2024年10月10日起,将该行借记卡在支付宝消费场景的快捷支付交易限额提升为单笔20万元、日累计20万元。理财、转账等场景交易限额继续维持现行的单日5万元、单笔5万元。具体额度以支付宝侧实际支付时的展示为准。

      后续或有银行跟进

      银行为何调整部分快捷支付的限额?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一方面,是为了推动大额消费场景发展,给用户带来更多消费便利的同时,带动银行机构在第三方支付渠道的更多大额消费,从而促进交易规模、交易频次等进一步增长;另一方面,多家银行调整快捷支付限额对拉新也能够形成一定助力,促使更多用户考虑从第三方支付渠道使用本行卡片进行消费。

      此外,此次快捷支付调额,银行及第三方支付平台如何加强风险控制措施,保障用户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良好的合规和风控能力的提升是银行此次快捷支付调额的‘底气’,后续或有银行跟进。”在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看来,银行调整快捷支付交易限额主要是为了应对用户使用习惯和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当前用户的支付需求日益多样化,对支付便捷性和额度的要求不断提高。提高快捷支付限额可以减少用户因额度限制而产生的支付受阻情况,让用户在进行大额消费或资金流转时更加顺畅,增强用户对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苏筱芮表示,提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限额,对于银行来说,需注意在风险管理与使用便捷之间做好平衡。例如,除了银行自主调额以外,也可以赋予用户更多额度选择权,以显著方式为用户提供日/周/月等额度上限选项,除了提升限额之外,银行还可以切入民生重点场景及热门场景,如以旧换新、绿色消费等,与政府消费券活动充分结合,通过加大产品供给、优化服务模式、改善用户体验等方式加强与终端金融消费者的链接。

    (责任编辑:谭梦桐)

    猜你喜欢:

  • 工作产生纠纷 上网“宣泄”可行吗?
  • 买卖微信账号“来钱快”?法院认定构成帮信罪
  • 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红力涉嫌受贿被提起公诉
  • 8月29日国内原油期货跌2.13%
  • 8月29日国内黄金期货跌0.14%
  • 已达去年全年八成!上半年超4500亿资金涌入沪市ETF
  • 上半年超500万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
  • 天津金融监管局、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有关处
  • 全面升级品牌保护机制,抖音电商获中国商标品牌建设
  • SAS 2025医疗与生命科学领域预测:摒弃AI炒作,重视应
  • 工作产生纠纷 上网“宣泄”可行吗?
  • 买卖微信账号“来钱快”?法院认定构成帮信罪
  • 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红力涉嫌受贿被提起公诉
  • 8月29日国内原油期货跌2.13%
  • 8月29日国内黄金期货跌0.14%
  • 已达去年全年八成!上半年超4500亿资金涌入沪市ETF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