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财经正文
  • 办活动出新政 多地“真金白银”促消费

  • 2024-11-25 10:19:52 发布于:北京市  作者: 寇佳丽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消费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1月份以来,多地办活动、出新政,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潜能。

      11月18日,湖北精品消费月暨绿色品质家居家纺消费季启动仪式在汉口北启幕,该省将围绕精品首发、购物、美食与绿色时尚纺织组织开展千余场促消费活动;11月16日,“惠至津门·乐享生活”天津市汽车促消费服务平台暨天行健文化汽车园项目启动仪式举行;同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济南市历下区黄金99景城小区举行“惠企利民政策在身边”主题系列现场新闻发布会第一场,聚焦消费品以旧换新主题。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四季度是消费旺季,相关政策或活动能更好激发大众购买欲,有效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推动政策与活动有机融合

      从内容上看,多地将“两新”政策与促消费活动有机融合起来,坚持政策引领,强化政策宣传,在推动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形成叠加效应的同时,创新促消费形式,组织优惠活动进社区、进平台、进单位,将消费券、折扣券等“真金白银”的实惠带到大众身边。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表示,“两新”政策的层层落实与地方上促消费优惠活动的生动融合,能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和预期,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为消费市场供需两端注入活力,促进消费升级,扩大消费规模。

      “这种有益融合实际上也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贡献了力量,从家电、电动自行车到汽车,每款产品背后都有一个具体的生产领域,消费端的活跃会带动生产端持续扩张,进而促进就业和投资,助力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洪涛表示。

      一些地方在促消费、扩内需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对多元化消费场景的打造与培育。例如,11月11日,河北省商务厅官网发布《河北省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围绕餐饮、家政、养老托育、居住服务、商圈步行街、会议展览、文化娱乐、旅游出行、体育赛事、教育培训10个方面内容,重点打造14个、重点培育14个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典型场景。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在技术进步、消费观念变革、应对外部挑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创新消费场景是当前以及今后一定时期内各地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推动金融更好服务消费

      金融服务在促消费、扩内需环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提供消费信贷支持、优化消费环境、支持消费升级、引导资金流向消费领域等措施,金融服务为消费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前三季度,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消费性贷款余额20.43万亿元,同比增长5.8%。

      不过,当前我国消费金融仍存短板,例如普及率、便捷性有待提升,相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尚待完善等。对此,刘春生分析称,今后,建议金融机构深挖消费潜能,完善社区金融,扩大服务范围,聚焦出行特点推出特色商旅产品,扎实做好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不同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与倾向是不同的,金融机构可据此推出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做好让利于消费者的准备,创新推出金融服务优惠券,激发大众消费意愿。同时,简化流程,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表示。

    (责任编辑:朱赫)

    猜你喜欢:

  • 工作产生纠纷 上网“宣泄”可行吗?
  • 买卖微信账号“来钱快”?法院认定构成帮信罪
  • 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红力涉嫌受贿被提起公诉
  • 8月29日国内原油期货跌2.13%
  • 8月29日国内黄金期货跌0.14%
  • 已达去年全年八成!上半年超4500亿资金涌入沪市ETF
  • 上半年超500万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
  • 天津金融监管局、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有关处
  • 全面升级品牌保护机制,抖音电商获中国商标品牌建设
  • SAS 2025医疗与生命科学领域预测:摒弃AI炒作,重视应
  • 工作产生纠纷 上网“宣泄”可行吗?
  • 买卖微信账号“来钱快”?法院认定构成帮信罪
  • 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红力涉嫌受贿被提起公诉
  • 8月29日国内原油期货跌2.13%
  • 8月29日国内黄金期货跌0.14%
  • 已达去年全年八成!上半年超4500亿资金涌入沪市ETF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