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西都市报
在几年前,贵州贵阳的李大妈一共投了20万,给儿子买了一份保险,原本想只要坐等红利就可以,却没想到,日前她前去取钱时,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称,要等到其儿子年满99岁才可以取钱。而当初李大妈听到的介绍是,该保险产品期限为15年,只需要将钱存进去,5年后就可以取出来,而且每年都能拿到红利。
大多数人购买保险,都是为了规避风险。贵州贵阳的李大妈花20万,为儿子买了一份红利保险,原本指望给儿子的未来增加一份经济保障。然而,保险公司称要等到其儿子年满99岁才可以取钱,确实匪夷所思。有多少人能活到99岁?这不是明摆着给客户“挖坑”吗?如此套路吃相太难看!从此事中可以看到一部分商业保险混乱的现状,亟待保监部门予以严厉整治和规范,让保险业“取之有道”,以保护广大客户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
按理说,如果李大妈在购买保险前,要知道是等儿子99岁才能取钱,她根本就不会购买这种几乎无法兑现的红利保险。而保险公司方面称,“年满99岁才可取钱”这一条款白纸黑字写在合同上,李大妈是自愿签的合同。果真如此吗?在签订合同时,李大妈或许并没有细看条款的内容,仅仅听信了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忽悠式”的介绍或许诺,心想可以给儿子未来一份经济保障,脑子一热就签订了合同,一共投了20万。而最关键的条款,却是很小的一行字,不拿放大镜甚至都看不清楚,很容易让客户忽略。等李大妈取钱时,才被告知要“年满99岁才可以取钱”。如此套路,没有任何诚信可言,吃相实在太难看。
客户为什么会被套路呢?究其原因,在签订保险合同时,工作人员并没有履行必要的告知义务,没有详细介绍保险产品的性质,以及收益期限等与客户利益相关的条款内容,而是“忽悠”客户让其觉得这项保险产品的未来收益很高,目的就是要让客户产生误解而购买。而一旦产生纠纷,由于保险合同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客户一般也打不赢官司,大都只能吃个“哑巴亏”。现实中,一些商业保险公司为推销保险产品,往往在合同条款上玩起猫腻,要么将保险伪装成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要么在合同很不显眼的地方,设置种种不合理的条款,给客户挖下一个个“坑”,让客户防不胜防。如果客户得知实情提前解约,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保险公司则坐收渔利。
其实,早在2017年11月,国家保监会就已明确要求,保险公司、保险兼业代理机构要通过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记录和保存保险销售过程关键环节,实现销售行为可回放、重要信息可查询、问题责任可确认。保监会的规定将购买保险时的关键环节,作为证据固定下来,不仅可以避免很多纠纷,也让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不敢再在销售环节上玩猫腻。但这项规定保险公司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和执行下去,因此,保监部门有必要予以严厉整治和规范,敦促各大保险公司严格落实规定的要求,并防止保险公司走过场或通过技术手段拼接录音录像而弄虚作假。同时,对类似“年满99岁才能取钱”等明显损害客户利益的条款,无论客户签字与否,一律认定为无效条款,让保险公司没有任何套路客户的空间,从而有效防范客户被忽悠而利益受损的现象,让保险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总之,别把客户当成“唐僧肉”,保险公司应当严格执行保险法规,多一些诚信,少一些套路和陷阱,让类似“99岁后才可取钱”的荒唐之事不再出现,广大客户通过购买保险,能够真正获得一份保障。(丁家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