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罗德投资管理中国业务总监沈强
今年秋冬,“能源危机”席卷全球:中国部分地区限电限产此起彼伏;印度也在能源危机边缘徘徊,全国接近60%的煤电厂随时可能因缺少燃煤而停产;欧洲部分国家电力公司发出警告,预计今年冬季,工厂、家用停电风险正在增加;巴西的严重干旱已经导致水力发电临近崩溃状态……
受此影响,海外能源商品价格飙涨,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广泛讨论:大面积能源短缺问题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需要重新定义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投资价值?ESG投资策略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路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长期投资格局是否有所调整?
针对这些问题,施罗德投资管理中国业务总监沈强表示,这一轮能源短缺问题只是“双碳”目标下的一个短期扰动,并不影响施罗德投资对长期投资格局的观点。在传统经济和已有工业化体系进行更新换代的过程中,可持续投资依然是大势所趋,ESG投资策略更是大有用武之地。
短期能源扰动不改长期投资格局
今年9月底,“东北限电”迅速冲上热搜,引发热烈讨论,而放眼全球来看,不少国家也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缺油、缺电、缺气等能源短缺问题。
对此,沈强认为,此次限电限产更多是节能减排背景下的一次短期扰动,需要持续观察其影响性。从大环境来看,在过去两百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全球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碳排放量也在不断上涨,直至处于一个高位水平。与此相比,未来二三十年是一个较短的时间段。若想在这个较短的时间内降下来,行业颠覆与高巨额成本可能是难以避免的。因此,这个目标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减排的过程也是非线性的。
“长期减碳背景下的短期能源扰动并不会影响长期投资格局。”沈强认为。作为一家在全球资产管理领域的“两百年老店”,施罗德投资集团一直秉持长期投资理念,在自上而下宏观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发掘行业和企业的长期投资机会。而中国作为高增长的庞大经济体,市场最鲜明的特色就是成长性强。受益于双碳目标的新能源以及受益于双循环的消费升级、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等领域都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
从全球市场主体来看,中国资本市场也具有独特的投资价值。沈强表示:“近十年来,‘沪港通’、‘沪伦通’、‘债券通’、‘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等一系列金融开放的试点工作启动,为中国金融打下了坚实基础和先发优势,也为提升全球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市场的信心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
中国践行ESG投资具有先天优势
近两年来,无论是侵袭全球的新冠疫情,还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灾难,都在不同程度上纷扰金融市场,而这背后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急迫性。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经济体都出台了节能减排政策,尽管在政策推进过程中有一些阵痛,比如拉闸限电,但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引导方向是不变的。在这种状况下,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投资理念的ESG投资或许是穿越发展转型期更稳妥的投资策略之一。
据沈强介绍,作为拥有200多年丰富投资经验的全球资产管理公司,施罗德投资集团始终致力于推动可持续投资的发展,并且已将环境、社会和企业治理(ESG)因素完全融入公司管理的所有投资决策过程中,以识别更多优质的和值得投资的企业。“为了更好评估ESG投资影响力,我们开发了命名为‘impact IQ’的可持续投资工具平台。这个智能化平台包含多项施罗德自有的投研工具,使我们能够了解所投资的公司对社会和环境的直接影响,因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捕捉机会与识别风险,从而为投资者获取更可观的风险调整后回报。”沈强表示。
在沈强看来,ESG投资理念虽然在中国起步较晚,但中国践行ESG投资理念具有先天优势。首先,A股市场与全球其他资本市场相关性偏低;其次,中国资本市场存在诸多结构性投资机会,对于主动投资者而言更有用武之地;第三,作为拥有全产业链以及巨大消费人口的经济体,A股具有更多元化的投资机会。当然,最重要的主导因素在于,中国具有稳定严格的监管,政策执行效力以及跨行业协同效应很强。
此外,ESG投资理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内地投资者的认可和追随。根据施罗德投资集团最新发布的全球投资者调研报告,受访的1000名中国投资者中,64%的投资者认为可持续投资具吸引力源于符合他们的社会原则;其次是可产生更广泛的环境影响(60%)和可能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46%)。调查更显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有77%及79%的受访者分别表示自己更加关注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沈强表示,这已经反映出内地投资者的观点在逐步转变,意味着未来资金也更有可能倾向于可持续投资。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