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财经正文
  • 震荡市稳健产品受追捧

  • 2022-02-22 10:44:05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来源:中国基金报

      随着权益类资产大幅回撤,市场关注重点开始逐渐转向债券型基金。而债券型基金今年也出现较大分化,表现稳健的数量并不多,稀缺性加剧了资金追捧的热情。为保护持有人利益,多只债基选择“闭门谢客”。

      债券基金业绩分化

      资金追捧稳健债基

      权益类基金大幅回撤之际,债基配置价值凸显。但部分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及可转债基金由于采取了相对激进的投资策略,近期回撤幅度也较大,“固收+”变“固收-”的现象频现。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93只债基今年以来亏损超5%,多为二级债基和可转债基金,其中9只可转债基金今年以来亏损更是超过10%。

      稀缺性使得资金追捧稳健债基的热情更加强烈。支付宝榜单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过去一周销量排名前10的基金中,5只为债券型基金。

      其中,天弘永利债券B为近一周销量榜首,该基金为二级债基,过去一周共有超10万人购买。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虽然告负,但仅亏损0.61%,而同类二级债基的平均亏损幅度为2.03%。拉长周期来看,该基金近一年回报达10.55%。

      招商鑫福中短债债券C销量排名第二,该基金为纯债基金,过去一周有超6万人购买。截至2月18日,该基金今年以来回报达0.50%,近一年回报达5.03%。此外,兴业添利债券、博时季季乐三个月持有期债券C、富国稳健增强债券C在过去一周的买入人数均超过2万人。

      北京一大型公募债券基金经理表示,“过去两年权益类资产表现太好,许多债券基金经理都因为纯债基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弱,转而发行‘固收+’基金。但今年市场波动太大,不少采用‘固收+’策略、配置了权益类资产的债券基金也出现较大回撤,这使得表现稳健的债基较为稀缺。在这种环境下,回撤较小的二级债基、业绩更加稳健的纯债基金都会成为避险资金集中追捧的对象。”

      保护持有人利益

      多只债基开启限购

      由于市场申购热情高涨,近期多只业绩表现稳健的抗跌债基开启限购。

      2月18日,富荣基金公告称富荣富安债券基金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加强基金投资运作的稳定性,于18日起暂停申购。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富荣富安A今年以来亏损仅为0.48%,而同类二级债基平均亏损超2%。

      同日,南方基金也公告称南方交元债券基金于18日起暂停申购,原因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截至2月18日,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达0.6%,比同类基金平均收益高0.05%,比基准高出0.15%。

      2月15日,交银施罗德公告称交银施罗德稳利中短债基金于16日起限制大额申购,单日申购限额为100万,限购原因为保护持有人利益。截至2月18日,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达0.65%,比同类基金平均收益高出0.14%,比基准高出0.09%。

      此外,汇添富鑫益定开、金鹰添瑞中短债、易方达安源中短债也于近期开启限购,截至2月18日,上述基金A类份额今年以来的收益均超过0.5%。

      上述基金经理指出,投资者寻找避风港时,许多资金涌入业绩表现稳健的债基。而大量资金涌入会摊薄基金收益,基金开启限购主要是为了保护持有人的利益。

    (责任编辑:叶景)

    猜你喜欢:

  • 亚马逊发布2021品牌保护报告,公布打击假货最新进展
  • 《中国影响力衡量与管理(IMM)指南1.0》驭势发布!
  • 开设在线电子琴课 千尺学堂助力中老年人“活到老
  • 向光同行,未来可期,2022向光奖荣耀揭晓
  • 助力老有所乐 千尺学堂荣获“回响中国”腾讯教育
  • 敏捷——开启银行社交化运营的关键钥匙
  • 揭秘如何做好客户体验 让企业增速胜人一筹
  • 主动权益基金去年四季报登场:基金乐观看待后市 股
  • 美的京东强强联合:焕新风空调引领行业新赛道
  • 印象笔记2021象新力大会:打造超越期待的All-in-One
  • 启牛学堂:创新课程助力普通大众聪明投资
  • Velodyne Lidar公布2021年度第三季度财报
  • 追一科技荣获机器之心最佳AI公司TOP 30等三项大奖
  • 杜邦公司投资旗下Liveo™医疗健康解决方案业务在
  • UDE2021爆出新趋势,OLED电视是主机游戏最佳CP
  • 不止是绿色节能,TCL卧室新风空调更以创新技术实现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3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