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记者 张莫 实习生 王伟奕 北京报道
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逐年增加。根据中国理财网信息,今年以来,已有36只以ESG为主题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延续了去年以来提速的态势。从产品特征看,总体而言,这一主题产品期限偏长,风险等级较低,认购起点较低,整体风格偏稳健。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的逐步深入,未来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有望继续扩容。不过,目前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产品类型不够多元,另一方面信息披露机制等还须进一步健全。另外,对于国内大多数个人投资者而言,ESG投资还是比较新的概念,相关投资者教育须加强。
ESG投资升温 主题理财产品快增
《经济参考报》记者根据中国理财网信息统计,自2019年至今,以ESG为主题的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过124只,且主要集中在2021年和2022年。2021年,共有72只以ESG为主题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2022年初截至7月19日,已有36只以ESG为主题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
多家理财机构积极布局发行ESG理财产品,其中银行理财子公司最为活跃,成为ESG银行理财产品的绝对发行主力,以2022年已发行的36只产品为例,其中28只产品是由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与此同时,花旗、渣打等外资银行也发行了多只以ESG为主题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
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日渐升温的背后和ESG投资在我国快速发展不无关系。ESG投资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责任投资理念。在普益标准研究员罗唯尹看来,ESG理念与绿色发展观对环境与社会的关注不谋而合。我国“十四五”规划再次强调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双碳”目标的提出也进一步肯定了ESG责任投资在国内的发展价值。“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发布引导企业积极践行可持续健康发展理念,同时也引导市场资金流向ESG表现良好的优质企业,ESG投资加速步入快车道,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也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罗唯尹说。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部执行主任胡煦表示,ESG投资已经成为国际主流资产管理机构的主要业务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比较前沿的资管机构逐渐意识到ESG投资的前景并积极尝试,作为资管产品市场主要参与方的银行业也不例外。从投资端来看,ESG相关标的的增长也为银行推出ESG理财产品提供了基础。
期限偏长 风险等级较低
据罗唯尹介绍,总体而言,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偏长,风险等级较低,认购起点较低,整体风格偏稳健。投资品种主要为固定收益类,重点投资标的为绿色债券、绿色ABS、ESG表现良好企业的债权类资产,覆盖了节能环保、生态保护、清洁能源等领域。
以2022年已发行的36只产品为例,其中大部分产品的期限为1至3年。普益标准研究员霍怡静表示,发行期限偏长的ESG产品,一是在满足客户流动性需求的同时,简化资产配置方案,提高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二是可对接中长期非标资产,增厚产品收益,同时可投资中长期债券,稳定产品估值;三是拉长产品期限,便于产品转型和多元化发展。
从产品收益来看,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目前,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几无破净现象,业绩比较基准普遍在4%左右,且收益率稳中向好。从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来看,固收类ESG产品收益率在4%以上的数量占比超七成;混合类ESG产品收益率表现差异较大,其中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的产品占比超六成。“就目前数据来看,ESG产品较其他理财产品而言,收益表现有一定优势。”普益标准研究员杜宣玮表示。
信息披露机制待完善产品类型有望多元
“虽然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有明显上升的势头,但与银行业理财产品发行总量比较,占比仍然较小。”胡煦表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的逐步深入,未来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有望加速发展。不过,目前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银行等金融机构对ESG理财产品的投资管理体系、信息披露机制等还需进一步健全。
胡煦认为,目前国内的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在ESG方面的信息披露不足,在相关信息披露方面,主要以理念介绍为主。他建议,相关产品的信息披露应进一步加强。“除了披露投资预期收益、风险这两个维度的信息外,还需要披露投资预期产生的社会、环境效益。此外,投资标的的信息披露也需加强。”胡煦称。
罗唯尹认为,ESG主题热度下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参与布局,产品的创新开发也待加强。他表示,未来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类型将更加多元化,底层资产的配置也会向权益类资产延伸,参与维度包括但不限于ESG股票投资、低碳节能环保等领域企业的非标债券或长期股权投资等。
胡煦表示,ESG投资对于国内大多数个人投资者而言,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如果从长期来看,ESG投资确实可以提高风险调整后的投资回报,对ESG缺乏了解而没有参与其中,个人投资者可能会错过一些机会。反过来看,如果对ESG没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盲目“追热点”“跟风”购买产品,个人投资者也可能遭受损失。因此,加强投资者教育十分必要。
记者 张莫 实习生 王伟奕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