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1月17日讯 11月17日,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在“融普惠 新金融”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2022)上做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奋进普惠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为主题的演讲。
刘峰表示,普惠金融在消除贫富差距、弥合城乡二元鸿沟、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充分彰显了金融的温度和包容性。发展普惠金融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体现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融入到银行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在相关市场主体共同支持下,银行业作为先行者和主力军,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可得性、便利性和有效性显著提升。
一是普惠金融可得性显著提高。银行业通过优化改进基层服务网点布局、设立乡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进一步普及线上服务等方式,基本实现乡镇地区基本金融服务全覆盖。截至2021年末,全国乡镇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达98.17%,以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为主体的基础支付服务行政村覆盖率达99.6%;平均每万人拥有银行网点1.55个,全国助农取款服务点达81.1万个。同时,加大对小微企业服务力度,2022年三季度末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31.39万亿元,同比增长21.6%,较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量达4.89万亿元,同比多增5757亿元。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3.1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连续41个月保持20%以上增速;授信户数达5291万户,同比增长33.9%。积极用好用足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已累计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13.1万亿元,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10.3万亿元。此外,金融资源不断向县域地区倾斜,以县域客户为主且在县域地区拥有最多网点的邮储银行为例,存贷比从5年前的41%提升至2022年三季度末的接近60%。
二是普惠金融服务降本增效。一方面,通过银行、政府、担保机构和保险机构互动合作,构建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拓宽风险补偿和分散渠道,有效降低长尾客群综合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银行业积极落实对接差异化监管考核、定向货币支持工具、财政贴息、下调担保费率等优惠政策,有效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监管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35%,较2021年全年下降0.35个百分点。持续创新服务模式,聚焦以动产和权利为主的中小微企业资产结构,降低对传统不动产抵押模式的依赖,提升动产和权利抵质押融资比例,科学合理拓宽有效抵押品范围,积极创新基于知识产权、生物活体、农业机具和土地林权等融资服务和产品,有效盘活企业资产,提升融资服务效率。
三是数字化赋能提升服务便利性。银行业通过数字化转型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和新挑战,降低信息不对称,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提供便捷金融服务,有效改善了地区间、城乡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依托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银行业广泛共识并纳入到战略部署中,持续加大数字化转型投入。根据相关银行年报统计,仅17家全国性银行2021年科技总投入已达1685亿元,占到营业收入的3.65%。值得关注的是,根据中银协陀螺评价指标体系显示,在后发优势和低基数效应下,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代表的地方中小银行金融科技资金投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同时不断强化专业化复合型金融科技队伍建设,金融科技人员占比明显提高,银行正向服务智能化、业务场景化、渠道一体化、融合深度化的高效经营模式转变。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