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经理的总人数仍在不断攀升。截至2023年底,公募基金经理人数攀升至3663人。与此同时,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队伍人数不断增多的公募基金经理变动已经成为常态。
2023年全年有320位基金经理离任,自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虽然基金经理离职人数仍居高位,但是并未随着总人数的增加和震荡行情而出现继续攀升的趋势,这或许意味着基金经理“出走潮”暂歇。同时,与往年“公奔私”不同,2023年离职基金经理“公奔公”成为主流。越来越多2023年上半年离职的绩优基金经理陆续在新东家亮相,多数为从中小型基金公司跳槽至规模更大的中大型基金公司。
基金经理
离职人数下滑
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有来自128家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的320人基金经理离职,这一数字低于2022年的323人,基金经理离职人数自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
近年来,公募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居高不下,逐年攀升,2019年至2022年分别有225人、252人、320人和323人基金经理离职。
截至2023年年底,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连续两年下跌,基金经理业绩考核压力徒增以及绩效薪酬递延制度的实施,基金经理职位的从业性价比不如以前。在基金经理从业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离职人数意外出现下滑,可能意味着基金经理“出走潮”暂歇。
2023年基金经理离职人数最多的基金公司为嘉实基金,离职人数为11人,尽管如此,嘉实基金仍是基金经理人数第二多的基金公司,在任基金经理人数达到100人。基金经理离职人数不低于5人的公司有17家,其中既有规模超万亿的头部基金公司,也有规模不足30亿元的小型基金公司。
对于基金经理离任的原因,基金公司给出的理由多为“个人原因”。有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基金经理离任多为两大原因:一是个人主动选择离职,这类人出于职业发展的考量,比如薪酬待遇不及预期、排名考核压力过大,或者有更好的职业选择等;另一方面则是被动离职,比如触犯法律法规、个人考核不达标等导致其无法胜任基金经理一职。
值得注意的是,15家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的基金经理离职人数超过新聘人数,基金经理人数呈现净流出状态,其中德邦基金和江信基金基金经理人数均减少4人,江信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人数更是降至3人。
对于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人数众多,作为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机构,小范围人员流动实属正常。不过,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的核心人员流动太快,团队稳定性不佳,可能会严重影响基金产品的正常运作,甚至会对基金持有人的利益造成伤害。
“公奔公”成趋势
2023年离职的基金经理中,有不少人为基金公司“顶梁柱”,如民生加银基金于善辉、恒越基金高楠、英大基金汤戈、新华基金栾超等离职时均引发市场关注,其中多数为中小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
与往年创设或加盟私募基金不同,2023年离职的基金经理跳槽至别家公募基金成为主流。2022年5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规定基金经理等主要投研人员在离职后1年内不得从事非公募基金投资管理等工作,而基金经理跳槽至公募基金则一般只有6个月的静默期,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金经理“公奔私”现象的出现。
2023年上半年离职的基金经理陆续在新东家亮相。例如,2023年1月离任的恒越基金原权益投资部总监高楠于2023年下半年出任永赢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2023年4月离任的民生加银基金原副总经理、FOF(基金中的基金)基金经理于善辉,加盟博时基金并出任博时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专职委员。
此外,2023年离任的中银证券白冰洋加盟富国基金、英大基金汤戈加盟方正富邦基金、中加基金冯汉杰加盟广发基金、长城基金何以广加盟兴证全球基金、诺安基金蔡宇滨加盟招商基金、宝盈基金陈金伟加盟鹏华基金、长盛基金周思聪加盟平安基金等。
震荡行情也是绩优基金经理奔私的阻碍之一。公募行业发展迅速,基金公司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头部基金公司凭借强大投研平台,不仅能为优秀的基金经理提供可观的薪酬,也能提供丰富的投研资源,这些对优秀人才形成巨大吸引力。随着公募基金生态更加丰富和规范,也为行业留住更多人才提供了更好环境和条件。
不难发现,2023年“公奔公”的绩优基金经理中,多数是从中小型基金公司跳槽至规模更大的中大型基金公司。尽管近年来公募基金经理薪酬普遍受到递延政策等影响,但中大型基金公司在薪酬、平台资源以及职务上仍比中小型基金提供更多选择。
基金经理队伍仍在扩充
基金经理作为基金产品的主要负责人,其离职对基金产品的净值走势影响较大。由于基金经理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的差异,基金经理的变更对基金产品业绩表现会带来较多不确定性。“选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这句被很多基民当成选基金的名言,侧面反映了基金经理对一只基金产品的业绩表现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基金经理一旦离职,对于基金持有人而言,继续持有的唯一理由就是接任者与前任基金经理具有相似投资风格。对于大型基金公司而言,内部寻找具备相似投资风格的接任者并非难事,而对于小型基金公司而言却是捉襟见肘的。例如,最新数据显示,有15家基金公司在任基金经理人数超过50人,也有近30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人数不超过5人。
基金经理的人数分布在大型基金公司和小型基金公司之间也呈现出显著的“马太效应”。
近年来,随着中国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基金经理的总人数也在不断增长,诸如公募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FOF、指数型基金等创新产品的百花齐放,吸引了更多专业型人才加入公募基金经理团队中。
2023年基金公司新聘基金经理数量也在持续攀升。Wind数据显示,2023年公募基金资管机构共新聘基金经理696人,其中汇添富基金新聘基金经理数最多,合计有20人。大中型基金公司招兵买马力度并未受到市场震荡行情的影响,华夏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博时基金、建信基金新聘基金经理人数均超15位。
Wind数据显示,2022年8月公募基金经理人数历史首次突破3000人,截至2023年底,公募基金经理人数攀升至3663人。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也有不少公募基金公司团队稳定,未发生基金经理离职现象,如交银施罗德基金、中金基金、宏利基金、泰康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等。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