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币走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和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近日密集表态。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23日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继续取决于市场供求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制度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都是适合中国的汇率制度安排。
5月21日召开的金融委会议也明确要求,进一步推动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市场人士认为,央行的表态进一步明确,保持目前汇率制度的稳定性是中长期的制度安排。未来,重视与市场沟通和维持一定的管理浮动仍是货币当局的工作重点,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常态
“人民币中长期将升值”的观点近来有升温之势。对此,金融委会议明确定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目前,我国外汇市场自主平衡,人民币汇率由市场决定,汇率预期平稳。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继续取决于市场供求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刘国强表示。
年初以来,人民币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升值与贬值交替,双向波动特征愈发突出。
今年初至2月中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强势上扬,升值逾千点。随后,长端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双双走高,在2月下旬至3月期间,人民币承压下挫、小幅贬值约1.8%。4月以来,受稳健经济基本面和弱势美元的双重驱动,人民币重回强势区间。近期更是持续向上突破,最高触及6.41,刷新3年以来高位。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表示,一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没有“大水漫灌”,与美国相比,实际利率保持了一定的利差,再加上我国出口依然较为强劲,实现经常项目顺差,所以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出现明显升值,未来可能也会存在一定升值压力,但总体上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还是相对比较平稳的。
对于汇率走势的影响因素,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背后,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基本决定因素,美元汇率变化是主要诱因,这两大影响因素在短期之内很难改变。
不会放任人民币汇率不管
连日以来,“央行会否放弃汇率稳定的目标”是市场一大关注焦点。后续来看,政策将如何操作?
事实上,关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金融委和央行也分别予以回应。金融委会议要求,进一步推动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刘国强在答记者问中明确,人民银行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制度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都是适合中国的汇率制度安排。
对于金融委、央行短期内连续发声,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表示,这传递出重要的外汇政策信号:即对人民币实行的仍然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无论当前还是未来一段时期,不会放任人民币汇率不管。
在唐建伟看来,汇率并非金融领域的政策调控工具,而是一种结果,反映一国的经济基本面、金融市场稳定性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相对地位。“短期来看,有关汇率制度及汇率水平等制度性改革都应经过充分研究后深思熟虑,在稳健的前提下通盘考虑、稳步推进,不应搞一步到位式的大跨越改革,否则会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环境造成巨大冲击。”唐建伟说。
避免单边预期引发的“羊群效应”
外汇市场中,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此前表示,从中长期来看,未来中国外汇市场保持平稳运行的基础仍然稳固。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发挥了调节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有助于外汇市场自主调节和平衡。
“从人民币汇率的角度看,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这一点很关键,可以非常有效地释放市场压力,防止单边预期。”王春英表示,汇率弹性增强,可以及时释放市场压力,有助于形成市场汇率调节和交易行为之间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抑制单边的升值和贬值积累。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符合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植信投资研究院秘书长邓志超表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是我国金融开放、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的核心因素,也是货币当局汇率改革一直以来的方向。“当前我国进出口持续顺差给予人民币升值支撑,但外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仍然突出,特别是美元指数走势阶段性波动明显,使得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波动形态。这一形态由市场自发形成,符合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
邓志超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应保持这种由市场自发形成汇率的运行状态,以此培养常态化、健康的汇率双向波动机制。防范外汇市场上因预期引发的“羊群效应”,重视与市场沟通和维持一定的管理浮动是货币当局的工作重点。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