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王柯瑾
近日,上市银行陆续公布三季度业绩报。今年三季度,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保持增长,部分银行增幅较大,达50%左右。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得益于财富管理业务的驱动。
受理财转型、减费让利以及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等影响,此前多家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出现波动。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虽然三季度市场利率总体下行、资本市场有所震荡调整,但财富管理持续发力将使得银行相关手续费增速具有较好韧性。此外,在理财产品代销渠道拓展、居民财富管理意识增强等大背景下,渠道能力强、客群基础好的银行有望实现更高的手续费收入增长。
展望未来,在共同富裕目标下,增加居民各类财产性收入,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将成为金融机构布局财富管理的新着力点。
财富管理“抓手”下银行中收大增
近日多家A股上市银行公布了2021年三季度“成绩单”。
值得一提的是,非息收入上升成为趋势。前三季度,招商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007.72亿元,同比增长21.57%,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40.08%;平安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为376.29亿元,同比增长17.6%;杭州银行非利息净收入为66.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97%;常熟银行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9亿元,同比增长约30%;长沙银行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7.9亿元,同比增长约26%。
平安银行表示,非息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财富管理业务、信用卡业务、对公结算业务、理财业务等带来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投资收益增长。
银行非息收入指除利差收入之外的营业收入,主要是中间业务收入和咨询、投资等活动产生的收入。而中间业务具有资本占用低或不占用、稳定性好、持续性强、风险低等特点,且中间业务收入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被多家银行作为利润的新增长点。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一般情况下,中间业务品种较为丰富、占比较高的银行可以获得更高的ROE,其在市值上也更能获得认可。
东兴证券在研报中表示,财富管理业务具备轻资本、弱周期属性,是商业银行应对监管资本约束、息差收窄压力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链接社会资产、资金的连接器。其在点评招商银行三季度业绩时认为,预计在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的总框架引领下,该行手续费收入将保持高增长态势。
此前,今年2月印发的《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切实加强企业202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2021〕2号)提出,银行从事信用卡分期还款业务形成的金融资产,企业不得将其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收入记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科目或在利润表中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项目列示。这使得部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规模有所下降,加之疫情影响金融机构减费让利,银行卡手续费收入等也出现一定波动,但多数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财富管理业务驱动上市银行中收保持景气增长,弥补了其他收入下降带来的影响。
普惠性财富管理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共同富裕目标的进一步推进,金融机构财富管理业务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10月22日发布的《共同富裕视角下的中国普惠型财富管理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普惠型财富管理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当前的主力军是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截至2020年底合计规模已达资管业的36%,但两者规模对应居民财富的占比仅为4.4%和2.9%,规模依旧很小,这也意味着共同富裕目标下,普惠型财富管理未来增长潜力和空间将十分巨大。
10月24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兴业银行了解到,该行董事长吕家进在2021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当前,我国正进入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要着力提升资产管理的普惠性,将普惠包容作为立身之本。通过大力服务大众客群、紧密融入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养老资管等方式,让更多优质资管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促进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城乡之间、代际之间的金融服务机会均等化,为资产管理引入更多源头活水。其认为,资管要顺应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换大势,进一步提升权益类、含权类产品比重,丰富实体经济融资渠道,有效把握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红利。
不过,普惠型财富管理针对的人群比较广泛、平均收入和财富水平不高、理财意识和水平都有待提升。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告诉记者:“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让大众意识到财富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对各类金融产品有更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提供高效、优质的财富管理服务,提高金融科技水平,让普通投资者更便捷地购买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
刘银平向记者分析道:“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财富管理产品具有门槛低、风险可控、信息披露透明、购买便捷等特点。金融机构要注重产品的稳定性,主要投资中低风险的标准化资产,以满足大部分投资者的财富管理需求;针对少部分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推出的产品,配置一定比例的权益类资产,以提高产品的投资回报。”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相继发布后,银行理财的门槛降低,投资者认可程度提高,投资者数量增长较快,已经具有‘普惠’性质。”
董希淼表示:“下一步财富管理需要面向更多的客户,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思想认识和业务定位上要逐步明确‘普惠’的意义,让财富管理服务覆盖更多的群体。”其认为,大众财富管理虽然单笔金额相对较少,但基数大、笔数多,市场庞大,未来或是竞争蓝海;而从实际看,目前面向大众客户的财富管理业务还远不够,金融机构应加快布局。
董希淼建议:“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开发适合大众客户的产品和服务,打造普惠型财富管理体系,产品应更加稳健、收益适中、安全性更高。此外,产品说明书需要改造,不要有太多的专业术语,要通俗易懂。与此同时,还要加快财富管理人才的培养,既要有面对私人客户的产品经理和理财经理,也要有掌握银行理财知识和销售能力的理财经理,可以与大众客户进行很好的沟通交流。”
在提升普惠型财富管理体系的可持续性方面,董希淼认为应利用金融科技推动普惠型财富管理体系数字化。“从客户体验看,客户行为正在发生变迁,越来越多的客户偏爱数字化服务方式,资管科技可以满足客户随时随地获取服务的需求;从产品营销看,资管科技可以帮助资管机构突破物理渠道和销售人员不足,实现对更多客户的覆盖和服务;从投资研发看,运用资管科技,创新智能投顾等模式,可以提升投资能力,为客户创造超额收益;从风险防控看,借助资管科技可以实时监测投资组合的各项风险指标,提高风险预警和管理的及时性与精准度;从运营管理看,资管科技可以帮助节省人工成本,提升账户管理、信息披露等工作效率。”
此外,董希淼还强调,应加强投资者教育,提升国民金融能力,提升国民财富管理意识和素质,其认为这也是财富管理市场壮大的基础。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