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周报
经历上半年短暂“回暖”,三季度上市险企净利润大幅下滑,保险业仍未看到“拐点”的曙光。
截至2021年10月30日,五大上市险企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全部出炉。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其中四家在今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均大幅下滑超30%。28日晚,论坛上有重仓保险股的股民直呼“明天开盘就卖”。
刚刚有抬头之势的保险板块也应声回落。截至10月29日收盘,保险板块个股普跌,吐出十月以来全部涨幅。如10月29日,新华保险(601336.SH)收归39.17元,较10月20日高点44.46元跌去11.9%;中国太保(601601.SH)收归27.40元,较10月11日高点30.15元跌去近10%。
具体到各家业绩,今年三季度,扣除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中国平安(601318.SH)236.57亿,同比下滑31.2%;中国人保(601319.SH)38.27亿,同比下滑37%;中国人寿(601628.SH)75.87亿,同比下滑54.6%;新华保险14.41亿,同比下滑50.2%;中国太保53.87亿,同比下滑0.7%。
实际上,外界对险企三季度业绩承压早有预期。据银保监会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人身险、财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39%、1.04%;而与此同时,赔付支出则分别上涨20.13%、12.71%。保费增速不乐观,赔付支出却大幅上涨,保险业压力可想而知。
以中国人保为例,人保三季报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财险赔付率73.8%,同比提高8.6个百分点;费用率25.1%,同比下降8.1个百分点;综合成本率98.9%,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财产险利润下滑可能是车险综改的结果。”庹国柱认为,车险综改以来,企业竞争加剧,费率下降,单均保费下降,赔付率上升,改革确见成效。
而车险业务在财险公司的业务中仍然占60%以上的份额,导致大部分险企亏损。庹国柱预测,如果政策不变,这种趋势还将继续发展,迫使中小公司退出车险竞争,寻求差异化发展途径,否则,没有竞争力的中小公司只能逐步被迫退出市场。
寿险方面,国君非银研究员刘欣琦认为,截至三季度末,上市险企寿险保费承压主因是新单销售不及预期及续期业务继续率下降。
寿险新单的压力有两大原因:一是传统上三季度主要销售高价值重疾类保单,但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居民保险消费意愿下降,行业供需不匹配;二是渠道转型过程中,代理人队伍大幅缩减,新单复苏进程放缓。
信达证券10月30日研报也认为,各险企负债端依然承压,同比下滑明显,主要因为后疫情时代居民消费力不足、险企有效人力增长不及预期等因素综合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院长助理王国军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寿险行业仍处于改革阵痛阶段,拐点仍未到来。
此外,准备金计提增加,对部分险企业绩造成了冲击。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与三季报同期发布了会计估计变更的公告。由于会计估计变更导致准备金增加,前三季度新华保险税前净利润合计减少88.47亿,中国太保税前净利润合计减少79.81亿;由于“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更新”,前三季度中国人寿税前利润减少231.18。
在三季度业绩整体承压的情况下,上市险企三季报也不乏一些亮点。
资产端方面,各家险企资产稳步增长。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平安三季报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首次突破10万亿,达10.08万亿元。
总体来看,上市险企投资收益也较为亮眼。今年前三季度,新华保险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6.4%,同比增长0.8个百分点;中国人保实现投资收益509.19亿元,同比增长13.43%。中国人寿三季报显示,今年三季度,公司适度调整固收资产资产配置节奏,同时紧密跟踪权益市场,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投资收益人民币1,656.95亿元,同比增长12.8%。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