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夏悦超
伴随着新能源相关主题基金的大涨,各家基金公司又动起了布局新的细分产业主题产品的念头。
截至11月1日,最新的基金注册名单中出现了11只风电产业主题ETF,分别属于华安、平安、嘉实、招商、南方、华夏、富国、华泰柏瑞等11家公募基金公司。
今年四季度以来,市场的主线再次回到新能源和光伏赛道,各家基金公司又开始扎堆布局相关主题基金。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从证监会官网获悉,截至11月1日,最新的基金注册名单中出现了11只风电产业主题ETF,分别属于华安、平安、嘉实、招商、南方、华夏、富国、华泰柏瑞等11家公募基金公司。
相关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目前产品仍处于申报阶段,布局风电产业主题是看好新能源赛道的长期投资方向。
布局新细分赛道
伴随着新能源相关主题基金的大涨,各家基金公司又动起了布局新的细分产业主题产品的念头。记者注意到,近一周来连续有11家公募基金公司向监管上报了风电产业主题ETF。从申报该ETF产品的基金公司来看,有多家是业内在指数产品领域布局较广的公司,比如华夏、华泰柏瑞、富国、南方、华安、天弘基金等。
根据中证指数官网,中证风电产业指数于今年4月发布,指数基日为2014年12月31日。截至11月2日,风电产业指数年内涨幅为64.23%。该指数是从沪深市场中选取不超过50只业务涉及风电产业上游材料和零部件、中游风机及其他相关配套设备、下游建设与运营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市场风电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在全球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将会扮演重要角色。
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该意见指出,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对于近期公募基金扎堆上报风电主题ETF的现象,华泰柏瑞基金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集中上报,一方面说明行业对风电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未来行情较为看好,另一方面市场上风电领域相关投资标的仍较稀缺,具备投资者需求基础。
招商基金认为,目前市场上已有多只光伏类指数基金,合计规模超300亿元,风电相关产品仍是空白,风电与光伏相关产业链、行业发展情况、市场走势、估值水平等均有较大差异,布局风电产业指数基金,有望为投资者提供配置风电产业链未来发展空间的便捷工具。
新能源主题大热
风电这一名词看似陌生,实际上也算是新能源赛道中的一员,而新能源赛道也是绿色低碳产业中的重要一员。
围绕绿色低碳这一主题,近两年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发行了多个细分主题ETF,比如,新能源(车)、光伏、碳中和、锂电池、新材料、低碳经济等,此外还包括此前上报过的储能产业主题。
从业绩表现来看,四季度的投资主线依旧是新能源赛道,截至11月1日,四季度以来,有19只ETF区间净值涨幅超过10%,分别是智能汽车、新能源、光伏等主题ETF,净值涨幅前50名的ETF几乎被碳中和、光伏、锂电池、智能汽车、新能源(车)等主题ETF霸屏。
诸如华夏、华泰柏瑞、国泰、嘉实、富国、华宝基金等指数基金“大户”的公司,对新能源这一主题的布局较为集中。从成立时间上来看,与新能源主题有关的ETF均是在今年或者去年陆续成立,其中,去年12月成立的1只光伏ETF三季度末规模已经超过120亿元。
“新能源和光伏因为是市场的热门赛道,因此市场已经给予了较为充分的估值。”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叶远声向记者表示,而长期来看,双碳背景下,中国经济正在向绿色经济转型,新能源和光伏有望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迎来景气度的持续高企。
产业前景如何
尽管新能源板块整体估值偏高,但依旧有业内人士看好行业细分领域的机会。
叶远声认为,四季度是新能源板块的传统旺季,光伏装机和新能源都会迎来需求的大幅增长。业绩的提升和行业的高景气周期对估值起到了支撑和消化作用,依旧看好新能源和光伏行业的长期投资价值。
“当然贵和便宜也是相对的,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认为,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和光伏赛道估值较贵,已经将大部分仓位从新能源汽车转移到汽车产业链,主要是智能化、汽车零部件出海、自主品牌崛起、汽车后市场发展四个方向。光伏板块更看好逆变器的投资机会。
华泰柏瑞基金认为,相较于新能源及其他热门板块,风电板块明年的估值仍将处于30倍左右,具备较高的性价比。从产业角度来看,风电降本速度有望超市场预期;同时,在相关政策引导下,风电招标情况亦有望超越预期,整体装机量预计在十四五期间会得到大幅提升。
招商基金认为,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可再生清洁能源迎来加速发展,清洁能源中光伏、风电具备的可开发资源丰富、清洁安全、未来具备降本增效空间等特性,有望成为未来新能源的主力方向。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