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市场整体演绎结构性上涨行情,私募基金凭借良好的业绩表现,吸纳了大量资金。除此之外,外围环境也有利于私募行业的发展,例如非标转标、打破刚兑、“房住不炒”等,使越来越多的资金向权益市场转移。
上海证券报 记者 赵明超
私募基金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今年以来私募基金成立数量达到30035只,历史性地突破3万只大关。与此同时,资产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的私募基金也突破100家。从私募基金产品备案数量看,高毅资产的产品备案数量逼近1000只,灵均、明汯、九坤、淡水泉等公司旗下的备案产品数量也高达五六百只。
私募行业发展与资本市场表现息息相关
从过去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看,私募行业的发展壮大和资本市场的表现息息相关。整体而言,私募行业经历了三波发展浪潮:在2007年牛市中,一批公募基金经理离职创办私募基金,如今业内知名的淡水泉、星石投资等为其代表;在2015年的牛市中,逾100名公募基金经理离职“奔私”,其中包括汇添富基金的齐东超,嘉实基金的党开宇、刘天君,华安基金的李冠宇等;过去一两年,富国基金元老级人物于江勇创办了丰琰投资,东证资管明星基金经理林鹏创办了和谐汇一,泰康资产明星基金经理余海丰创立了慎知资产。这是私募基金第三波发展浪潮。
私募基金产品成立数量同样和市场表现密切相关。2011年,私募基金产品成立数量突破1000只,达1138只。在随后两年的震荡行情中,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缓慢。直到2013年,私募基金产品成立数量也仅为2273只。
2014年,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新兴成长板块迎来大爆发。当年年底蓝筹股躁动营造牛市氛围,吸引了诸多投资人进军私募行业,私募基金迎来突破性发展,当年私募基金产品成立数量达到7137只。在2015年牛市中,私募基金产品成立数量再度大增,当年成立数量高达1.8万只。
随着2015年下半年市场陷入调整,私募基金也放慢了发展脚步,2018年产品成立数量降至1.3万只,2019年产品成立数量仅有1.4万只。到了2020年,核心资产行情确立,私募基金行业再度迎来大发展,当年产品成立数量超过2.3万只。
在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总监曾令华看来,2017年至今,市场整体演绎结构性上涨行情,私募基金凭借良好的业绩表现,吸纳了大量资金。除了牛市背景,外围环境也有利于私募行业的发展,例如非标转标、打破刚兑、“房住不炒”等,使越来越多的资金向权益市场转移。
行业马太效应明显
伴随私募基金迎来爆发式发展,头部化趋势也愈发显著,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的私募基金开始批量涌现。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10月,赫富、睿扬、玖瀛等6家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00亿元。截至11月底,红筹投资、正圆投资、宽远资产、冲积资产等7家私募加入“百亿级俱乐部”,令百亿级私募数量突破100家。
值得注意的是,量化私募基金发展势头强劲。在资产管理规模超百亿元的私募基金中,量化私募有25家。
曾令华表示,过去几年量化私募发展较快,有一定的现实因素。例如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导致非理性交易占比较多,而量化基金在交易上有明显优势。并且,除了占据工具优势,量化私募还有信息覆盖方面的优势。
和百亿级私募基金批量涌现相对应的是,私募基金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显著。统计显示,从私募基金产品备案数量看,2.7万多家私募基金公司中,今年以来备案产品数量超过10只的只有4245家,其中仅备案1只产品的公司接近1万家。反观头部私募基金,高毅资产备案数量高达997只,灵均投资备案产品数量高达850只,明汯、九坤、淡水泉、幻方量化等私募旗下备案产品数量也均超过500只。
在曾令华看来,私募基金行业演绎马太效应不足为怪。对于资产管理行业来说,业绩和品牌缺一不可,资金会追逐综合实力领先的公司。“从行业发展趋势看,未来大公司产品不愁卖但业绩未必好,部分小公司业绩可以但认可度不高。FOF基金可能存在机会,做业绩好的小公司和客户之间的桥梁。”
从私募基金产品募集情况看,头部私募展现出明显的优势。以景林资产为例,尽管今年整体业绩表现欠佳,但依靠市场知名度,其在12月6日发行的新产品当天就吸引了30多亿元的认购资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