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金融数据超预期 M2与社融同比增速均回暖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2年3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2022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与2022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77万亿元。其中,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5.64万亿元,同比增长10.6%。
对此,多位行业人士表示,3月金融数据超出不少机构的预期,反映出宽信用有新进展。特别是在各项稳增长政策的积极推动下,M2与社融同比增速均回暖、信贷投放力度与财政支出力度不断加大,后续稳增长政策或将持续推出,流动性有望继续保持宽松。
多重因素加码社会融资增速回暖
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28万亿元。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5.64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99.85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33万亿元,同比增长0.7%。
2022年3月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反弹。资料来源:万得资讯、彭博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增加最明显的是政府债券融资,尤其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融资相比前一阶段大幅增加,体现出稳增长政策发力。企业债券融资数据也可圈可点。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融资快速增长的势头有望延续。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人民币贷款、表外融资和政府债券是3月社会融资回暖的主要支撑。他认为,一是受益于人民银行继续加大宽松力度、加强窗口指导,银行加快信贷投放,对社融形成最主要支撑;二是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及监管政策边际小幅松绑,表外融资收缩压力明显缓解,3月表外融资规模再度转正,较去年同期多增4262亿元,对社会融资也形成了重要助力;三是国内财政持续加快发力,专项债发行继续前置,推动政府债券同比多增3921亿元,也是社会融资规模回暖的重要原因。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认为,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出市场预期是3月金融数据的一大亮点。从结构看,表内信贷、表外融资、政府债券融资是带动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多增的主要因素。
中金公司研究部认为,在2月社融同比大幅少增之后,3月社融迎来强势反弹,明显超出市场预期。3月新增社融4.65万亿元,大幅高于彭博预期的3.55万亿元,同比多增1.27万亿元,主要受到企业融资和政府债同比多增的支撑。2022年初至今新增社会融资大幅波动,但社会融资存量增速最终还是在一季度末明显回升。
信贷与财政支撑M2增速回升
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9.77万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4.51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流通中货币(M0)余额9.51万亿元,同比增长9.9%。一季度净投放现金4317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信贷投放力度与财政支出力度加大是支撑M2回升的重要因素。
温彬称,多方因素支撑M2增速较快回升,一是财政政策靠前发力,财政支出力度加大,3月财政存款减少8425亿元,同比多减3571亿元。二是信贷加大投放力度,派生能力增强,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近4000亿元。三是去年3月M2增速较2月下降0.7个百分点,基数也有一定程度回落
中金公司研究部也认为,3月政策推动大行和政策性银行加快信贷投放,居民和企业存款增加,叠加财政存款投放加速,M2同比增速有所回升。
据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13万亿元,同比多增3951亿元。
2022年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与同期比较。资料来源:万得资讯、财信研究院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信贷扩张加快导致贷款创造存款的信用货币创造提速,是支撑M2增速回升的主因。此外,受财政支出节奏加快和季节性缴税的影响,3月财政存款环比大幅减少14427亿元、同比减少3571亿元,有利于阶段性增加同时段银行体系存款,也对M2增速形成重要支撑。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3月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反映出企业信贷需求有所改善;短期贷款增加则反映企业短期交易活跃度增加,相应增加了短期流动性需求。在周茂华看来,3月M2同比增速超预期主要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存款派生能力有所增强和财政支出力度加大所致。同时,M1同比增速高于预期,主要是受企业活期存款增加带动,也与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回暖有关。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