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华永道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保险行业监管处罚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开出602张监管处罚的罚单,涉及104家保险机构,罚款总金额为7470万元。和2021年第一季度相比,罚款金额和罚单数量都有所增加。2021年一季度罚单数量为515张,罚款总金额为7265万元。
今年一季度,财产险公司共收到272张罚单,人身险公司共收到223张罚单。据统计,2022年一季度,财产险公司和中介机构无论是罚单数量还是罚款金额都同比下降。相反,人身险公司从处罚数量及处罚金额上均有大幅增长,成为监管关注的焦点。从处罚对象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罚款总额有所上涨,个人罚款总额略微下降。总体上,个人罚款占罚款总额的20%,公司罚款占罚款总额的80%。
“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未严格执行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费用”、“虚列费用”成为2022年一季度监管处罚前五大事由。值得一提的是,和2021年全年相比,“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仍然是保险机构受罚的首要因素。2022年一季度监管部门“打假”的势头依然未减。
今年一季度人身险公司罚款金额同比增长64.25%
今年一季度保险行业合规层面表现如何?4月8日,普华永道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保险行业监管处罚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开出602张罚单,较去年同期的515张,增加了87张。罚款金额也从去年一季度的7265万元增加至今年一季度的7470万元。
其中,财产险公司收到272张罚单,人身险公司收到223张罚单,中介机构则收到70张罚单。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监管处罚涉及104家保险机构。虽然中介机构合计收到的罚单数量少于财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但是受到处罚的中介机构却达到48家,多于财产险公司的28家、人身险公司的28家。
据统计,2022年一季度,财产险公司和中介机构无论是罚单数量还是罚款金额都呈同比下降趋势,相反地,人身险公司从处罚数量及处罚金额上均有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财产险公司共收到299张罚单,罚款金额达4791万元;而2022年一季度财产险公司共收到272张罚单,罚款金额达3977万元。中介机构2021年一季度共收到91张罚单,罚款金额达834万元;而2022年一季度罚单数量减少至70张,罚款金额也减少至583万元。人身险公司的罚单数量则从2021年一季度的123张增至2022年一季度的223张,相应地罚款金额也从1639万元涨至2692万元,增幅达64.25%。
从处罚对象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罚款总额有所上涨,个人罚款总额略微下降。总体上,个人罚款占罚款总额的20%,公司罚款占罚款总额的80%。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公司罚款总额为6000万元,个人罚款总额为1474万元。
“打假”势头不减
监管处罚事由方面,记者注意到,2022年一季度“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被列为榜首,成为保险机构受罚的首要因素。2022年一季度监管部门因此项事由开出121张罚单,涉及罚单金额达2189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普华永道此前发布的《2021年度保险行业监管处罚分析》中,“编制、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也被列为榜首。2021年全年,银保监会因上述事由共开出464张罚单,涉及罚单金额达8624万元。
从普华永道统计的最新一季度前十大处罚事由不难看出,监管部门“打假”的势头不减。2021年“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费用”、“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虚列费用”等处罚事由分别位列第二位、第五位和第六位。今年一季度,“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费用”、“虚列费用”分别位列第三位、第四位和第五位,罚单数量分别为38张、35张、36张,罚款金额分别为859万元、625万元、499万元。
按险企种类来分,2021年财产险公司违规事由中“编制虚假材料”以及“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费用”出现率最高,成为财产险企业中颇为泛滥的违规事由。人身险公司的违规事由中,“编制虚假报告、报表、文件、资料”、“虚列费用”均高频出现。
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虚列费用”是财产险公司罚款总额最高的处罚类型,总计罚款金额为1714万元。除此之外,“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虚构中介”等处罚事由也频繁出现。
人身险公司方面,“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是罚款总额最高的处罚类型,总计达702万元。以罚款金额为标准划分,“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虚列费用”分别位居人身险公司处罚事由的第二位和第三位。这两项事由相关的处罚金额分别达637万元、597万元。
综合上述情况来看,“造假”问题在保险业中较为泛滥,是监管部门重点打击的对象。而从罚单数量和罚款金额上来看,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对保险行业的监督和处罚力度仍在加码。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