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银行网点关停仍在继续。据报道,2021年共有2805个银行网点终止营业。
部分网点关停具有一定合理性。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金融服务的渠道、形式悄然生变,手机银行已基本覆盖所有非柜面业务,转账、汇款、贷款、理财几乎能“一手搞定”,不少用户降低了对线下网点的依赖。由于去网点的人数减少了,出于运营成本考量,银行必然会压缩网点规模。例如,在原本网点布局密集的地区撤并部分网点,或在原本业务量少的地区关停部分网点。
有的网点关停,是个别银行对此前盲目铺摊子的纠偏。2015年,“社区支行”一度在银行业盛行,其初衷旨在深入社区,让居民下楼就能在网点享受服务。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个别银行却将此作为跑马圈地、大干快上的契机,摊子铺得过大,导致很多网点徒有其表,人员、服务都跟不上,居民也不愿意去,最终造成资源浪费。
如果说以上两种网点关停尚可理解,有一种关停则需引起注意和警惕,那就是缺乏科学规划、预判的关停,这一类网点关停误伤了现实需求,尤其是老年用户的线下服务需求。一些银行单纯基于盈利考量,将有服务需求的网点关停,给用户带来不便。需认识到,线下网点仍是许多老年用户的首要甚至是唯一选择——存折取款、领取养老金、购买理财产品等,这些业务都需要线下人员面对面服务指导。
银行网点可以关停,但便民服务不能停。银行属于服务性行业,要以便民、惠民为根本出发点,尊重、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统筹线下线上服务渠道,两条腿走路,不可一条腿过粗、一条腿过细。
一是合理规划线下网点布局。银行要优化服务渠道管理,科学分析用户需求,不能将盈利作为是否关停网点的唯一标准,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特别是针对偏远地区,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障金融服务供给。
二是升级网点,加快智能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方法之一,是增加自助机具的使用频次。为此,网点可在保留柜面服务的同时,增加转账汇款机、自助制卡机、自助缴费机等,并配备专业人员指导老年用户使用自助机具,帮助他们共享数字化红利。
三是完善线上服务渠道,尤其要对手机银行进行适老化改造,如改大字号、简化服务模块、增加老年用户专属客服等,让更多老年人能用、会用、愿用手机银行。即便从盈利角度考量,银行也应看得长远一些。老年用户市场实际是一片蓝海,他们客户黏性大、资金沉淀足、风险偏好低,如果算大账,老年用户有助于银行稳定零售业务,他们不能也不该成为金融服务的“后位者”。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