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财经正文
  • 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增势放缓 “公奔公”马太效应加剧

  • 2024-01-05 17:31:32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数据显示,受市场环境震荡、监管规则修订以及明星效应弱化等多方因素影响,2023年公募基金经理共计离任320人,相比此前年度基金经理离任人数攀升势头有所放缓。此外,2023年基金经理“公奔公”取代了此前的“公奔私”,成为行业变化新趋势,其中多位中小基金公司旗下的明星基金经理加盟头部基金公司。

      业内人士分析,在投资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公募基金的研究团队支撑、销售团队拓展优势显得愈发重要。头部基金公司投研平台建设更加完善,风控等机制更加合理,并且具备规模和品牌优势,能够给基金经理提供更好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未来头部公司的优势可能会继续强化。

      任职稳定性增强

      数据显示,2023年公募基金经理共计离任320人,相比2022年离任的323人稍有回落。而在此前的2016年至2022年,基金经理离任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吴粤宁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募基金经理任职稳定性显著增强,可能与市场行情有关,尤其是近年来权益市场震荡加大,使基金经理主动离职的意愿下降。

      伴随核心资产行情集体回落,北京某公募分析人士认为,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正在逐步褪去,基金公司更加注重投研平台化,弱化对个别明星基金经理的依赖。在此背景下,基金经理跳槽后希望大幅增加自己在新公司话语权的预期会降低。由于市场不确定性增强,投资难度增加,基金经理跳槽后的不确定性亦大幅增强。

      此外,近两年监管层也在对公募基金经理离职做出约束。“2022年6月中基协发布的《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规定了基金经理的绩效薪酬递延支付制度;2023年11月中基协发布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投资管理人员注册登记规则》对基金经理申请注册要求提出了更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对于产品还在募集期或封闭期内就离职的基金经理,静默期从原来的6个月变成2年。”吴粤宁表示,这些约束都进一步提高基金经理的离职成本。

      “公奔公”趋势明显

      纵览2023年明星基金经理的职业路径变化,相比前些年的“公奔私”浪潮,“公奔公”反而成为2023年的显著趋势。

      中基协信息公示网站显示,2023年2月,知名基金经理蔡宇滨从诺安基金离职,同年3月加盟招商基金,同年9月开始接管招商品质生活混合、招商安益灵活配置混合。

      2023年3月,知名基金经理冯汉杰从中加基金离职,2023年4月加入广发基金,2023年11月开始接管广发均衡增长混合、广发主题领先混合。知名基金经理汤戈2023年4月从英大基金离职,同月加入方正富邦基金,2023年9月开始参与管理方正富邦天睿混合。

      知名基金经理陈金伟、张仲维也于2023年4月从宝盈基金离职;2023年4月,陈金伟加盟鹏华基金,2023年11月开始接管鹏华产业精选、鹏华优质治理混合(LOF);2023年7月,张仲维加盟景顺长城基金,2023年11月开始接管景顺长城优质成长股票。

      此外,亦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在加盟新东家后直接掌舵新发产品,例如高楠由恒越基金转战永赢基金后,首只新发产品——永赢睿信混合在逆势环境下依然取得了不错的募集成绩,合计募集规模14.51亿元,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为10256户。

      何以广从长城基金离职、加盟兴证全球基金后的首秀,则是2023年公募费率改革后推出的首批浮动费率产品之一的兴证全球可持续投资三年定开混合,其管理费率与业绩挂钩,合计募集规模为3.65亿元;原中银证券旗下绩优基金经理白冰洋于2023年7月加盟富国基金,其担纲管理的富国洞见价值股票于2023年12月25日成立,合计募集规模3.59亿元。

      头部基金公司更具吸引力

      沪上某第三方机构人士分析,在投资难度增大情况下,公募基金的研究团队支撑、销售团队拓展优势就显得愈发重要。并且,公募偏相对收益考核,跑赢基准的难度要小于私募偏绝对收益的考核标准。

      “近年来,资管行业爆雷事件较多,部分私募也牵扯其中。相比之下,公募基金完善的风控体系也会对基金经理形成较好的保护。”综合来看,该机构人士表示,现阶段公募基金相比于私募基金的性价比大幅提升。

      随着我国公募行业的发展壮大,在吴粤宁看来,行业整体规模的提升和产品数量扩容为基金经理提供了更大施展拳脚的空间,而且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开始采用长期业绩考核机制并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使得更多人才留在公募基金行业。

      在“公奔公”的行业趋势下,多位中小基金公司旗下明星基金经理选择跳槽到头部基金公司,公募行业人才分布的马太效应逐步积累。

      上述机构人士透露,中小基金公司由于基金经理人数少,部分基金经理会身兼多职,精力被分散,较难获得投资成就感,因而会选择离职。而头部基金公司的投研平台建设更加完善,风控等机制更加合理,基金经理能够更加专注地从事投资工作。“头部基金公司具备规模和品牌优势,也能够给基金经理提供更好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吴粤宁补充道。

      未来,中小基金公司或面临更大的挑战,但该机构人士预计,通过布局特色产品线“剑走偏锋”,或许能实现差异化竞争。例如,2023年部分在细分领域有竞争优势的中小基金公司提早布局ETF、指数增强基金、小微盘量化选股基金等,获得不错表现,但整体来看很难影响行业大势。

    (责任编辑:叶景)

    猜你喜欢:

  • 亚马逊发布2021品牌保护报告,公布打击假货最新进展
  • 《中国影响力衡量与管理(IMM)指南1.0》驭势发布!
  • 开设在线电子琴课 千尺学堂助力中老年人“活到老
  • 向光同行,未来可期,2022向光奖荣耀揭晓
  • 助力老有所乐 千尺学堂荣获“回响中国”腾讯教育
  • 敏捷——开启银行社交化运营的关键钥匙
  • 揭秘如何做好客户体验 让企业增速胜人一筹
  • 主动权益基金去年四季报登场:基金乐观看待后市 股
  • 美的京东强强联合:焕新风空调引领行业新赛道
  • 印象笔记2021象新力大会:打造超越期待的All-in-One
  • 启牛学堂:创新课程助力普通大众聪明投资
  • Velodyne Lidar公布2021年度第三季度财报
  • 追一科技荣获机器之心最佳AI公司TOP 30等三项大奖
  • 杜邦公司投资旗下Liveo™医疗健康解决方案业务在
  • UDE2021爆出新趋势,OLED电视是主机游戏最佳CP
  • 不止是绿色节能,TCL卧室新风空调更以创新技术实现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3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