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财经正文
  • 投资者放下名气拾起业绩 一批绩优基金规模逆势增长

  • 2024-01-26 16:57:55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吴琦

      近年来,主动权益基金净值波动加大,让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公募基金2023年四季报显示,仍有不少主动权益基金凭借稳健业绩俘获了投资者的芳心,规模迎来提升。其中不乏一些担任基金经理年限不足3年或管理规模不足20亿元的“不知名”基金经理。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方面不再执着于基金经理的“名气”,而是更看重业绩表现。

      500多只基金规模实现增长

      2023年四季度,受多重因素影响,市场风险偏好呈现先下降再回升再下降的大幅波动,市场整体表现欠佳,风险偏好波动较大,板块间轮动较快。由于公募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一般,持有人“用脚投票”,整体规模出现缩水。与资金流出绩差基金同步,也有不少投资者逆势布局,“真金白银”买入绩优基金。

      公募基金2023年四季报显示,共有500余只主动权益基金在报告期内规模实现增长,其中多数基金超额收益显著。

      曹名长和沈悦管理的中欧成长优选回报基金是2023年四季度规模增长最多的主动权益基金,报告期内规模增长19.02亿元。该基金2023年业绩表现稳定,规模持续增长,从2022年底的5.07亿元,迅速增长至2023底的42.09亿元。

      上述基金基金经理在四季报中表示,组合配置偏向低估值与红利特征。与上季度相比,基金十大重仓股新调入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美的集团、江苏银行、苏州银行和中鼎股份等,基金调仓力度较大,持仓排名前三的个股分别为宁波华翔、索菲亚和华泰证券。

      基金经理在四季报中表示,基金组合仓位仍然较高,结构上根据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的变化以及个股估值的相对变化会做一些调整。持续看好汽车等制造业产业链以及一些与消费相关的行业,对于地产产业链的一些相关标的,也继续看好并持有,同时对非常低估的大金融等大盘价值相关个股开始增加配置。

      除此之外,融通动力先锋、中银医疗保健、平安睿享文娱、汇添富达欣等基金2023年四季度规模均增长超10亿元。

      不难发现,规模实现逆势增长的基金,在2023年均取得不俗业绩。融通动力先锋基金的业绩主要依靠基金经理关山对顺周期相关板块的配置。与曹名长和沈悦类似,关山在四季度也进行了大幅调仓,不同的是,关山阶段性增加了成长主题类板块的配置。

      看业绩不看名气

      与过往投资者选基“追星”不同,业绩逐渐成为投资者选基的重要参考指标。

      在规模大幅增长的基金中,不少基金为中小型产品,基金经理多数默默无闻。

      张韡担任基金经理年限不足3年,其管理的汇添富达欣在2023年取得正收益。凭借优异业绩,张韡的总管理规模也水涨船高,从2022年末的16.5亿元增加至79.8亿元。

      此外,管理规模一直不温不火的景顺长城基金张靖、圆信永丰基金肖世源、金元顺安基金周博洋和万家基金叶勇等均凭借优异业绩,管理规模在四季度逆势增长。

      景顺长城基金张靖担任基金经理年限接近12年,证券从业年限超过17年,在基金行业默默耕耘,截至2022年底的管理规模仅16.2亿元。2023年,张靖管理的景顺长城策略精选全年取得11.79%的正收益,其总管理规模也迅速增至78.2亿元。

      国投瑞银基金经理周思捷担任基金经理年限不足3年,其总管理规模从2022年底的20.4亿元增加至最新的62.8亿元。

      有基金销售渠道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明星基金经理”的头衔对基金宣传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会带来“负面反馈”。投资者对“明星基金经理”兴趣不再,市场号召力甚至不如短期业绩表现好的“不知名”基金经理。

      也有基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些基金规模的短期暴增并非投资者自发的买入,也可能是投顾、渠道销售等推动,可以把短期规模变动做为选择基金的指标之一,不能作为唯一参考标准。此外,对基金的选择也不能仅凭某只排名靠前基金过去较短的业绩表现,此举很可能一叶障目。

      大块头基金规模持续缩水

      “管理规模大和名气大往往意味着基金经理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大,交易成本增加,选股操作难度也加大。” 一位基金经理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选择基金会剔除管理规模较大或者行业名气非常大的基金经理。

      与绩优基金规模增长相反的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大块头”基金无论业绩好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规模缩水。

      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规模缩水前十的主动权益基金均为规模超百亿元的基金产品。此前,名声响亮的明星基金经理在市场具有较大号召力,吸金能力不俗。不过,当下,大多数主动权益基金深陷“规模魔咒”,不少百亿级基金产品业绩表现不佳,规模持续缩水。

      另外,一些三年持有期、定开型基金在2023年四季度开放赎回,规模也出现了10亿元以上的缩水。如东方红恒元五年定开基金在2023年四季度首次开放赎回后,规模直接从成立之初的13.34亿份降至3.17亿份。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绩优基金经理在管理规模急剧增长后,即便业绩并未大幅回调,持有人出于谨慎态度也纷纷选择离场。如中庚基金基金经理丘栋荣管理规模在2023年一季度突破320亿元,尽管2023年产品业绩仅下滑4%左右,其最新规模还是掉落至237.8亿元,缩水近百亿元。华商基金基金经理周海栋在2023年取得正收益,其管理规模在2023年一季度首次超过300亿元,不过近两个季度则持续下滑。

    (责任编辑:叶景)

    猜你喜欢:

  • 亚马逊发布2021品牌保护报告,公布打击假货最新进展
  • 《中国影响力衡量与管理(IMM)指南1.0》驭势发布!
  • 开设在线电子琴课 千尺学堂助力中老年人“活到老
  • 向光同行,未来可期,2022向光奖荣耀揭晓
  • 助力老有所乐 千尺学堂荣获“回响中国”腾讯教育
  • 敏捷——开启银行社交化运营的关键钥匙
  • 揭秘如何做好客户体验 让企业增速胜人一筹
  • 主动权益基金去年四季报登场:基金乐观看待后市 股
  • 美的京东强强联合:焕新风空调引领行业新赛道
  • 印象笔记2021象新力大会:打造超越期待的All-in-One
  • 启牛学堂:创新课程助力普通大众聪明投资
  • Velodyne Lidar公布2021年度第三季度财报
  • 追一科技荣获机器之心最佳AI公司TOP 30等三项大奖
  • 杜邦公司投资旗下Liveo™医疗健康解决方案业务在
  • UDE2021爆出新趋势,OLED电视是主机游戏最佳CP
  • 不止是绿色节能,TCL卧室新风空调更以创新技术实现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3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