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财经正文
  • “极端”行情之后 A股反弹之路能走多远?

  • 2024-02-22 10:20:02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来源:华夏基金

      年初下跌,节前几天的回暖,相信大家都还历历在目,今天是假期的最后一天,小编就来带大家看看,A股的反弹之路能走多远?为后天的开盘最好准备!

      年初的下跌有多“极端”?

      年前几天,大盘股的表现相对“坚挺”,但如果用平滑了市值影响的全A等权指数 (8841388.WI)来观察年初的走势,不难发现市场下跌的斜率有些令人心惊胆战,已经到了极端的程度。

      全A等权指数今年累计下跌29.7%,连续两周下跌23.7%,这还是在市场已经调整了3年有余的低位。如此剧烈的“超跌”,放眼过去十年的长河,也仅有寥寥可数的三段。

    图片

      (来源:Choice,全A等权指数周线图,2015.12-2024.2.2)

      第一次是2016年1月。

      2015年的“水牛”之后,市场还没从“股灾”的阴霾中走出来,刚刚迈过2016年元旦的门槛,A股便接连遭遇两次“熔断”的重击,沪指最低下探2638点,全A等权指数在短短两周内急剧下跌25%。

      第二次是2018年10月。

      2018年的走势同样难熬,不仅内有金融去杠杆的重重压力,更有对外的贸易摩擦犹如阴云密布压制市场情绪,极度的悲观让A股出现了几乎单边下行的走势,悲观的宏大叙事甚嚣尘上,叹息声中充斥着无奈与忧虑,全A等权指数连续两周下跌14%。

      第三次是2022年4月。

      卫生事件的超预期扰动引发市场负面情绪,叠加美联储紧缩预期进程加快,美债收益率持续上行,人民币汇率被动承压,大盘出现恐慌性超调,全A等权指数5个交易日最大回撤17%。

      (来源:Choice,不作投资推荐)

      跌麻了,然后呢?

      历史虽然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的相似。

      2016年1月,从年初到1月28日,上证指数最大跌幅25%,但行情总是从绝望中爆发,随后指数一路反弹至4月15日,区间最大涨幅17%;从月线层面更是形成了未来两年的底部,沪指最高站上了3500点。

      2018年10月,大盘在超跌后经历暴力反弹,随后构筑了一段“政策底”到“市场底”的过渡平台,2019年1月4日沪指击穿平台经历最后一跌之后,随即逆转颓势进入上涨轨道,沪指在随后的2年涨至3731点,沪深300指数更是刷新了2007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2022年4月,在经历“多杀多”的恐慌与出清之后,4月27日午间的政治局会议通稿点燃做多情绪,新能源带领大盘实现“推土机”式上涨,沪指在随后2个月站上3400点,反弹近20%,全A等权指数最高上涨37%,288家个股在本轮反弹中实现翻倍。

      (来源:Choice,不作投资推荐)

      无论是哪一次,回忆起来时都是恐怖如斯、心有余悸;但无论是哪一次,A股最终都挺过来了,都成功穿越了那些看似不可逾越的困境。

      近期市场调整的主因来自资金与微观流动性层面,于是受流动性影响更大的中证1000、中证2000、科创100、微盘股指数领跌。与此同时,两融担保比例迅速下降,截至本月初已经降至229.3%。(来源:华西证券)

      在历史上类似的被动抛售资金也“历历在目”,但众多优质股票的补跌恰恰预示着市场底部的迫近,市场总是在剧烈波动中寻找平衡,随之而来的市场修复往往迅速而猛烈。

    图片

      (来源:华西证券研究所《两融担保比例暗示柳暗花明?》,发布时间:2024/2/5,不作投资推荐)

      在当前这个点位,雪球已经陆续敲入出清,而两融担保比例已降至2018年熊市之后的新低,想走的人、不得不走的人已经悉数离场,大量带血的筹码涌出之后,时常也会带来抛盘的衰竭。如果做空动能逐步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一点上攻的力量带动就能促进市场回升,市场便有望自发寻底。

      如何看待当下的市场环境?

      自十月下旬沪指失守3000点以来,短暂修复后,如今重回下行,重要关口接连失守,投资者的迷茫与焦虑引发情绪式杀跌,市场上的悲观情绪再度蔓延。

      投资者面对的是现实与预期的拉扯与割裂,是接踵而至的政策与日益消磨的耐心,是赚钱效应的缺席与长期主义的茫然。流动性缺失的背后,更是市场信心的极度匮乏。

      但是,如此下跌,便对么?

      截至2月2日,市场整体破净率已达12.5%,超越2008年10月(10.8%)、2013年6月(6.6%)等多次历史大底时的破净率水平。也就是说,最坏的情况下直接将这部分公司破产清算,股东能拿回的每股净资产也比股价要高。

    图片

      (来源:Choice,统计区间:2000/1/4~2024/2/2,不作投资推荐)

      截至2月2日,全A等权指数的股息率为2.51%,已经高于2.43%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以股息率减去10年国债收益率测算的股债性价比创下历史新高;而上一次这个指标为正还要追溯到2005年12月沪指1000点附近的历史大底。(来源:Choice,不作投资推荐)

      截至2月2日,A股市场由于风险偏好剧烈下降带来的估值收缩已经持续了3年,已经超过了之前在2016-2018年创下的最长连续估值收缩时间,完全无视从2021到2023年,万得全A的年度归母净利润已从4.8万亿增长到了5.8万亿(注:2023年数据源自万得一致预期)。

      下跌的尾声固然痛苦难熬,但是在资本市场,相对于下跌看空、上涨看多的线性思维,真正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则,只有周期。

      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市场走到极限之后总会向反方向运动。毕竟熊市的极限取决于两个“维度”:一个是“深度”,也就是最大跌幅;另一个是“长度”,也就是出清的持续时间。

      从历史上来看,尽管这两个“度”的极限都不是静态的,会随着经济和市场结构的演进而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没有只跌不涨的行情。只要调整达到足够的深度和长度,带来较为彻底的出清,市场便有望“浴火重生”。

      过去二十年间,如果以沪深300指数为尺,算上本轮,A股市场共经历了五轮调整周期,前四轮调整中:

      最长持续1219天,本轮已1090天;

      平均最大跌幅48.5%,目前最大回撤已达47.6%。

      无论这个想象中的“利空”有多大,是不是也足够price in了呢?既然是情绪冲击,那就不可能一直冲击下去,风险偏好是有底的,触底就该回升了。

      举个通俗的例子,就好比同一个鬼故事,听到第一百遍了,真的还吓人吗?

      如何抚平焦虑?

      在股海沉浮这十来年间,挖掘基依次见证了千股跌停、千股涨停、千股从涨停到跌停、千股从跌停再到涨停……

      无数次感叹股生完整了,也无数次在挫折中感到这次似乎整完了。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看似“这次不一样”,其实“每次都一样”。

      A股历经三十载风雨,每一轮跌宕的序幕总是惊人的相似。在哀嚎遍野之际,市场总会有如勇士逢险,绝处逢生。

      每一次市场的下跌,无疑都是对信念的试炼与冲击,但潮落之后必然有潮起,如同自然界的四季更替,周期永远胜在最后。或许没有人能够全然避开冬日的严寒,但春意盎然的微风必会吹拂而至。

      或许当下的A股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大雨滂沱,但天总会放晴。价格低于价值的资产不会永远存在,市场的定价错误在新一轮的市场上升周期中一定会得到修正。

      难熬的底部,我们看到了增量资金的涌入援驰、看到了政策的诚意和决心、看到了底部的历史经验、看到了周期的客观规律……

      相信某时某刻,资金和信心的双重冲击或会为最终的反转带来契机。量变总会引发质变,当聚集的火苗成为一束微光,这束微光又燃起燎原的火焰,那么再冷的冰雪也会被消融。

      市场筑底是在对盈利底、政策底、估值底的疑虑中不断徘徊的过程,而信心的重建需要经过充分的整固和悲观预期修复才能逐步实现,流动性的“危机”也需要靠流动性来终结。

      别加杠杆、别横冲直撞、保持冷静、遵循纪律,先“活下去”。

      告别最寒冷的黎明,必会迎来冉冉升起的新周期。

    (责任编辑:叶景)

    猜你喜欢:

  • 亚马逊发布2021品牌保护报告,公布打击假货最新进展
  • 《中国影响力衡量与管理(IMM)指南1.0》驭势发布!
  • 开设在线电子琴课 千尺学堂助力中老年人“活到老
  • 向光同行,未来可期,2022向光奖荣耀揭晓
  • 助力老有所乐 千尺学堂荣获“回响中国”腾讯教育
  • 敏捷——开启银行社交化运营的关键钥匙
  • 揭秘如何做好客户体验 让企业增速胜人一筹
  • 主动权益基金去年四季报登场:基金乐观看待后市 股
  • 美的京东强强联合:焕新风空调引领行业新赛道
  • 印象笔记2021象新力大会:打造超越期待的All-in-One
  • 启牛学堂:创新课程助力普通大众聪明投资
  • Velodyne Lidar公布2021年度第三季度财报
  • 追一科技荣获机器之心最佳AI公司TOP 30等三项大奖
  • 杜邦公司投资旗下Liveo™医疗健康解决方案业务在
  • UDE2021爆出新趋势,OLED电视是主机游戏最佳CP
  • 不止是绿色节能,TCL卧室新风空调更以创新技术实现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3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