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金融机构布局中国市场的节奏正在加快。今年以来,渣打证券、施罗德基金等均获批展业,迫不及待要在中国市场施展拳脚。
专家表示,随着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外资金融机构有望长期、深入布局中国市场,在财富管理、跨境投行等多领域寻求突破,有利于更好满足国内投资者理财需求,提升国内金融机构经营水平,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外资金融机构快步入场
开年以来,外资独资金融机构竞相在中国落地。
1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公告,核准设立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渣打证券由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全资设立,业务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证券自营、证券承销、证券资产管理(限于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我国首家外资独资的新设券商。
在设立独资券商之前,外资机构早已通过合资、控股等方式布局中国证券市场。截至目前,外资控股券商已达10家。其中,高盛高华证券和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已由外资参股变更为外商独资的证券公司。
与此同时,外资独资公募基金也在扩容。今年开年以来,就有3家外资独资公募基金被核准设立和批复。
证监会发布的公告显示,1月10日,证监会核准设立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1月19日,核准摩根资产管理控股公司成为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主要股东;核准摩根大通公司成为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2月3日,核准摩根士丹利成为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截至目前,我国已有贝莱德、泰达宏利、路博迈、富达、施罗德、上投摩根、摩根士丹利华鑫等7家外资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对于采用独资方式来华展业的原因,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首席执行官丹·辛克维兹表示:“通过全资控股中国公募基金业务,我们将为蓬勃发展的中国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市场提供更丰富多元的服务,中国市场亦将成为我们全球投资管理业务增长的重要支柱。”
在谈及未来业务布局时,施罗德投资中国区总裁郭炜表示,随着中国政府进一步开放中国金融市场,相信中国内地的基金零售市场和养老金市场已准备好迎接来自海外投资机构的差异化投资方案。
更多外资金融机构正在来华的路上。记者查阅证监会官网发现,目前,范达基金、联博基金等多家外资机构都已经向证监会提交了公募牌照的申请,正排队等待批准。
鲶鱼效应有望显现
外资金融机构为何纷至沓来?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我国稳步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外资金融机构来华展业提供了便利,加速了外资机构布局中国业务的步伐。
2018年,证监会发布《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合资证券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最高可达51%;2020年4月,我国正式取消对证券公司、公募基金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2020年8月,贝莱德拿下国内首张外资全资控股公募牌照。此后,外资独资机构布局中国按下“快进键”。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外资金融机构看好我国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巨大发展潜力。”周茂华表示,截至目前,海外投资者与国内投资者双向配置资产占比仍低,人民币资产与国际主要资产相关性相对低,未来外资跨境投融资服务空间大。
多家外资机构表示对中国经济、中国市场怀有信心。贝莱德基金认为,展望2023年,中国市场将迎来新篇章。经济活动和消费意愿将显著恢复,内需是主要推动力,企业业绩改善及估值修复有望共振;中国宏观政策鼓励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数字经济,这都将是未来的长期投资主题,会一直涌现新的增长机会。
摩根士丹利亚洲首席执行官高浩灃表示,随着财富创造能力的提高,中国市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叠加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出,看好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长期发展机遇。
外资机构“跑步”入场,给国内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也带来了机遇。富国基金首席基金投资分析师沈绍炜分析,外资机构拥有全球投资视角的专业研究团队,具备领先的全球投资理念,可以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更好的理财服务。同时,外资机构比较重视合规风险控制,国内机构可以学习借鉴其高度成熟的合规风控制度,提升风控管理水平。此外,外资机构在数字化平台建设、数据分析、量化投资、智能投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国内资管机构提升运营效率水平提供了参考。
“符合条件、国际一流的外资金融机构来华展业,有助于增加市场供给,更好满足国内消费者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同时,外资机构引入有望形成‘鲶鱼效应’,境内外机构竞争与合作,有助于推动我国金融机构加快提升经营能力与效率,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周茂华表示。
破解水土不服尴尬
当前,中国已形成全球第二大的股票和债券市场,具有长期稳定发展的良好基础,对国际投行、资管公司、期货公司等机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但抢滩中国市场并不容易。
总的来看,目前外商独资管理基金规模及产品类型相对较少。以贝莱德基金为例,截至2月15日,其旗下公募基金产品共有8只,合计管理规模约54亿元,有6只已经跌破面值。
“与国内机构同台竞技,外资金融机构有优势也有劣势。”周茂华表示,外资金融机构在跨境业务、风控管理、服务创新等方面存在优势,但对于国内宏观经济和市场情况的了解不足,在适应中西文化差异、商业习惯、投资者偏好等方面都可能面临一定困难和挑战。
在一些创新业务的开拓上,外资机构也难以与国内机构“掰手腕”。当前外资券商业务重心主要集中在经纪业务和承销保荐业务方面,多元化业务有待拓展。
外资机构如何破解“水土不服”尴尬,尽快获取业绩增长空间?专家表示,要想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尽快熟悉中国法律法规、制定清晰的长期战略、打造本土化的业务模式、吸引和留住本地人才队伍、维护好合作伙伴关系等,是外资金融机构接下来需要面对的课题。
我国监管部门已多次表态,欢迎更多优质境外资本市场机构来华投资展业,将为国际投资者提供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遇。近日,证监会召开2023年系统工作会议提出,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深化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去年11月,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将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制度框架,加快落实各项开放举措,吸引和集聚更多优秀国际机构和人才参与我国资本市场。
随着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举措渐次落地,预计将有更多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沈绍炜表示,这将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充分竞争和活力。未来,中外资管机构同台竞技、相互学习、各取所长,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更好满足中国老百姓投资理财需求。(经济日报记者 李华林)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