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后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以“降息”定格。12月20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下调5个基点至3.8%;5年期以上LPR为4.65%,维持前值不变。
作为利率市场重要风向标,此前LPR已连续19个月“按兵不动”。受访专家认为,1年期LPR下调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释放出货币政策正在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的信号;而5年期以上LPR并未变动,表明“房住不炒”的房地产调控基调未变,意在维护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LPR下调符合预期
报价形成机制凸显市场化特征
本次LPR调整,在市场预期之内。专家认为,年内两次全面降准均已落地,对降低银行成本构成累积效应。同时,存款基准利率改革成效显著,为银行下调贷款市场利率报价提供动力。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12月15日央行全面降准,可为银行每年降低资金成本约150亿元;此前7月全面降准已为银行每年降低资金成本约130亿元。累积效应下,两次全面降准对银行降低成本效果明显,成为触发本月1年期LPR下调的一大直接原因。
“1年期LPR下降,主要由于银行资金成本下降达到了点差压降的最小‘步长’。”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央行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加上近期实施了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银行资金成本下降。
温彬说,今年以来,银行加大对存款成本的管理力度,整顿不规范的互联网存款、结构性存款等存款创新产品和高息产品,同时,今年6月优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都有助于推动银行负债端成本下降。
“此次LPR下调是央行货币政策灵活适度、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的综合反映,也充分体现了LPR报价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特征。”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效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推动了此次1年期LPR下行。
本次1年期LPR下调打破了自2019年9月以来,1年期LPR与1年期MLF招标利率始终保持同步调整、点差固定在90个基点的局面。
王青认为,这标志着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即在政策利率不变时,贷款利率能够随市场利率变化做出适时调整,也是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提升的具体体现。
结构性下降暗含深意
5年期报价不变夯实“房住不炒”
在我国当前利率体系中,LPR属于市场利率范畴,具有较强的政策信号意义。专家表示,1年期LPR下降将带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释放出逆周期调控力度加大信号。
鲁政委认为,LPR下降为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创造了有利条件。“考虑到我国融资方式以银行贷款为主,而LPR已经成为银行贷款定价的参考基准,此次LPR降低可直接带动新发生贷款利率降低,明年需重新定价的存量贷款利率也将同步下行,可为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提供有利环境,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温彬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这个阶段下调LPR,有助于发挥好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为实体经济纾困,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5年期以上LPR此次未与1年期LPR同步调整。专家表示,由于5年期以上LPR是房贷利率的基准,此次未作调整是为了维护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符合地产调控、政策调结构的需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颜色表示,5年期以上LPR主要绑定的是房地产利率,且本月5年期以上LPR报价是明年房贷利率的主要对标利率。“近期央行对房企进行了一定的流动性支持,但‘房住不炒’的房地产调控基调并未发生改变,因此5年期以上LPR并未进行调整。”颜色说。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5年期以上LPR不变,主要是为了不向房地产市场发出宽松信号。这再次表明,货币政策稳健的取向并未改变,下一步仍将通过微调、预调等方式使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
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仍有下降空间
经过本次下调,LPR是否还有下降空间?
王青称,基于2022年稳增长政策将适度靠前发力的预期,明年上半年,降准将延续,不排除小幅下调MLF利率的可能。因此,LPR还有小幅下调的空间。
颜色认为,明年一季度,MLF利率有望下调10个基点,同时LPR或将跟降。虽然美联储将在明年加息,但我国仍存在较大降息空间。在明年稳增长的政策目标下,货币政策将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政策设计,提高前瞻性针对性,并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未来LPR仍有下降空间。”鲁政委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经济数据和市场预期也显示,今年四季度和明年的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挑战。预计人民银行将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LPR下行,继续发挥LPR的指导性作用,促进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人民银行党委近日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定调明年重点工作任务。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政策设计,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潜力,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